浅析《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人物性格对命运走向的影响
摘要: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来概括里面主角的命运是不完全正确的。里面没有绝对的善,却有绝对的恶。导演用高超、精致的拍摄手法使简单的情节变得耐人寻味。与其说是一部感人的大叔于小萝莉的朦胧恋爱故事,不如说是一部动作大片。
关键词:这个杀手不太冷;性格;善与恶;
“这是关于两个小孩的故事,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在他们心里,他们都是12岁,他们都感到失落而深爱彼此。”——吕克·贝松
带有明显的英雄主义色彩的电影,主角里昂作为这部电影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不是像007邦德那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将近完美的英雄,而是一个生活能力低下,看起来木讷又淳朴的人。难以想象的是他是一个杀手,他接受严苛的职业杀手的训练,靠接任务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油瓶子若在面前倒了,任何人都会伸手去扶起来的,王动却不动。天上若突然掉下个大元宝,无论谁都一定会捡起来的,王动也不动。甚至连世上最美的女人脱得光光的坐到他怀里,他还是不会动的。但他也有动的时候,而且不动则己,一动就很惊人。有一次他在片刻内不停地翻了三百八十二个跟斗,为的只不过是想让一个刚死了母亲的小孩子笑一笑。
因此这个人物具有复杂性,本该兼具杀手的冷酷与无情,却淳朴善良得不可思议。电影里对他在生活中的细节进行非常浓墨重彩的描述。并将他的机智勇敢与单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就在这复杂与单纯之间,人物的形象变得丰富,电影也就变得更加丰满。
电影中他既是善良的,又是不善的。作为一个杀手,他是职业的,“杀人不眨眼”。在最后和几百名警察对峙时,他杀掉了上百名警察。在之前,他是为了生存杀人,在之后是为了救人与防御杀人。可以说“不善”带有被迫的意味。“善”与“不善”的交织使他促成了和反派同归于尽的结局。他死了,令人遗憾与惋惜;如果他不死,那就是对一众丧命的人的不公平。所以在我看来,他的命运与他的性格息息相关。如果他最开始没有救玛蒂尔达,那么他的命运将不是这样。他依然是一个纯粹的杀手,过着和宝贝绿植的单调生活,不会卷进一系列纠纷。然而正是他善良的性格,促成了后来的浪漫与悲剧。
马蒂尔达是一个只有12岁的女孩,她的成长环境决定了她是一个成熟的“问题少女”。她生长在一个畸形的环境里:被“亲人”呵斥和忽略,父亲是缉毒警察的线人,有个神经质的母亲和成年但是粗俗无比的姐姐,惟一让她喜爱的就是她只有4岁的弟弟了。就是这样的典型环境对人物的性格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成为故事的转折点。在这样一个家庭中成长,她难以避免地很多的缺点。电影的一开头就是她坐在楼道里抽烟的场景。一个半大的小女孩,在故作成熟地抽烟,场景令人印象深刻。但抽烟喝酒对她来说也只能算是小毛病,人物绝不是非黑即白。绝对的善良和绝对的邪恶的人性都是不存在的。
玛蒂尔达也有她善良的一面。这在电影中体现在她对里昂生活上的照顾以及她曾经将一个制白粉的白人还未售出的白粉烧毁。这个细节虽然在影片中令里昂感到不理解,但却让观众心中产生了对玛蒂尔达的一份好感。玛蒂尔达一生中只爱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弟弟,另一个就是里昂。在玛蒂尔达4个家人中,只有4岁,依旧保有天真烂漫的弟弟最为值得她留恋,当她看到弟弟的尸体和弟弟最爱的毛绒玩具,她内心的复仇之火燃烧了起来。如果她的弟弟没有死,她对反派史丹菲尔的恨也许没有那么深,也不会要求里昂替她报仇。可是她的弟弟死了,她无法原谅杀害弟弟的人,她变得那样的疯狂,甚至最终令里昂丧命。
而后我就懂得了这部电影的调调,玛蒂尔达的父亲因为偷藏毒品全家被杀,出门为了答谢李昂的玛蒂尔达因为在买牛奶而逃过一命,回来已经人物已非,只能向李昂求救。Pleaseopenthedoor如此恳切,梨花带雨的一张小脸,也就在李昂开门的一霎那,两人就此成为了此生羁绊。
这部电影令人注意的还有她和莱昂的感情线。一个中年杀手大叔,一个机灵的豆蔻少女。怎么看怎么不搭。可是那一幕她和莱昂戴着墨镜,并肩走在街上的画面成为经典。玛蒂尔达对于莱昂的爱,是源自内心的对温暖单纯的靠拢,是少女朦胧情感的显现。其中的另一个经典情节是她穿着红色的成熟的连衣裙,假装自己已经长大,勾引里昂的时候。然而这种虽然朦胧但却深刻的爱,似乎对于玛蒂尔达来说更加重要。这种爱有时甚至超越了生命的价值。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为了替玛蒂尔达的家人复仇,里昂和玛蒂尔达一起走上复仇之路。而在逃生时,由于逃生的管道过于狭窄,里昂无法通过,当玛蒂尔达知道这个之后,她立马从管道中跳了出来。于玛蒂尔达看来,一个人的偷生,绝不如两个人一起死亡来得精彩。这就是玛蒂尔达对莱昂厚重真挚的爱。两个人是在同样糟糕的情况下遇到彼此。也可以换一种说法,两个人都很类似,她们什么都没有,所以渴望并擅长抓住那哪怕一点点隐秘的爱和希望。
最后她的结局是被福利院收养,带着陪伴莱昂的绿植盆栽。并且郑重地把它种在了院子里,仿佛在埋葬莱昂一样。
电影中使用了大量蒙太奇的手法,特别是在叙述玛蒂尔达和里昂的生活时。生活回归于平静时,只有生存教学、牛奶、购物。当遭遇危险时,只有炮火与子弹。在这种叙事真实性的要求下,法兰西的浪漫很快回归到了好莱坞的利落,这个长镜头过后的叙事,里昂和玛蒂尔达的生活迅速变成一系列蒙太奇片段。上一个镜头和这个长镜头之间采用的是直接的跳切转场,内景变外景、近景变大远景,这种大跳跃的剪接本身就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影片中缉毒警察史丹菲尔是影片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他利用私权为所欲为,邪气而狠毒,与杀手里昂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现实中,杀手是恶的代表,警察是正义的化身,但在这部影片中却恰恰相反。导演将正义与丑恶进行了反转安排,深刻揭露了丑与恶进行了反转安排,深刻揭露了丑与恶的事实。
史丹菲尔杀害马蹄尔达家人这段戏看得人心惊肉跳,让感慨一个人怎么可以做到把杀人和微笑衔接得那么顺其自然。采购回家的马提尔达看到这一惨象,机智的她越过自己家门,求助于杀手里昂。俯在猫眼前偷窥的里昂经过一番挣扎最终还是开了门。一个职业杀手,一个号称维护正义的缉毒警察,一个救人,一个杀人不眨眼。这个对比的场景使人印象深刻。导演天才的安排正在于将善恶的对比、人性的转换充分合理化,也将人物的矛盾冲突表现得十分明朗。
史丹菲尔是可以说是毫无人性的,不仅杀人不眨眼,牺牲起自己的手下来也毫不手软。当知道马蹄尔达是他漏杀的小女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他把两百多名警察调去杀害里昂和马蹄尔达,把人的生命当做鸿毛。他的性格邪气又张狂。以致最后他的张狂使他罪有应得。里昂和他同归于尽这段戏安排得可以说是相当精妙。善与恶并没有存在决定的界限的。一个看似应该是善的人偏偏做过最恶的事情。一个本该是恶人的人偏偏是天使般的化身。
导演对片中人物的设定异化,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上的善恶的界限,运用大量的生活细节和场面调控,充分将这种极端人物性格特征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善恶与人性的闪光点。当杀手有如此温柔的面孔,而警察有如此歹毒的心肠时,观众不禁会问到:杀手一定是邪恶的坏蛋,警察一定是正义的使者吗?那么导演对于这场人性反转的刻意安排也就有了意义。
结语:对于人物的分析比较到位,条理还算清晰。但对于电影本身所想表达的意思理解不够充分,以致显得浅显。仅仅从人物性格方面着手太过单调。
参考文献:人性的善与恶——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赏析顾秀梅
举例分析《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蒙太奇段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