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成长的厄运,分裂的罪恶

作者:孙毓倩
主要内容

——《24个比利》读后感

在家人,在同学,在好友,在师长面前,我们或许都有着不同的表现,仿佛我们每个人都有多重人格一样,然而实质上,我们只是为了生存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做出的不同的反映罢了,我们本质上还是一个统一的个体,有着清晰的认知结构、判断能力以及记忆。我们虽然每日都处在自我矛盾之中,但我们同时也能做到很好的自我调节。

但真正的多重人格,是怎样的呢?我们能从多重人格的人群身上探寻到怎样的人性奥秘呢?我翻开了《24个比利》希望能得到答案。

《24个比利》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一位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却被判无罪的嫌犯,同时也是一名多重人格分裂者的故事。正如书名,主人公有24个不同的人格,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人格竟然还有不同的国籍、年龄、性别、性取向、外貌、生理特征以及知识技能,各种人格还存在着人际关系,甚至是亲属关系。仿佛真的如书中描述的一般,比利只是一个外壳,有24个不同的人轮流交替站在“聚光灯”下,使用这个躯体一样。

毫无疑问,比利这一特别的情况,给他自身以及外界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由故事开始的杀人、强奸,到法庭、再到精神病院。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比利,他虽然有着英俊的外貌、卓越的艺术天赋、高超的智商以及学习能力,但是在多重人格的阻扰之下,他并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正常的生活发展下去。对于社会,他成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罕见病例,以及一个潜在的社会威胁。显然,这样的多重人格的存在明显是利大于弊的。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比利的多重人格呢?我认为有自身和外在环境两个原因。首先自身,儿时的比利一开始就与别的小朋友不同,因为他具有独特的消解困苦的方式,就是分裂了一个叫做“克丽丝汀”的小女孩的人格负责为他承受。这证明比利自身是有一定的多重人格倾向的。然而更重要的,换句话讲,作者更想向我们传达的,并不是比利这个“奇葩”的特质,而是家庭不幸以及受虐对于一个人的影响。生父的酗酒、父母的争吵、生父的突然离世、继父的暴力、性虐……种种的不幸使得他不断创造、分裂人格来陪伴、保护自己。这也许是天才的处理不幸的方式,的确会在短期的忘掉痛苦以及不断成长、进化。但是,这最终依旧没能使比利拜托麻烦和厄运。曲折的人生经历也造就了比利的很多性格缺陷和心理扭曲。“不受欢迎的人格”把比利逮捕进了监狱,并且经过重重波折最后还是被送入精神病接受者不正确的治疗。可以说,是不幸的家庭使得一个天才陨落。

本书的价值并不是以稀奇古怪的事例来博人眼球,而是作为警钟提醒世人给予受虐儿童以及贫困不幸家庭更多的关注。我们需要法律切实地走入家中,需要相关部门机构更加关注、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由此才能从根源上避免社会上的违法犯罪行为。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