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改革
(1)原因:订单量大,需要生产的产品数量变多
(2)变革内容:管理模式由直线式转变为直线职能式
(3)阻力:无
2、第二次改革
(1)原因:产品缺乏销售渠道
(2)变革内容:经营战略变革
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客户(旧)
客户——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新)
(2)阻力:无
3、第三次改革
(1)原因:经济危机在日本爆发,大部分银行面临倒闭,工人面临失业,企业内部产生矛盾
(2)变革内容:推行终身雇佣制,取消所有员工的休假
(3)阻力:无
4、第四次改革
(1)原因:公司初具规模,缺乏信仰即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来凝聚人心以促进经营管理
(2)变革内容:a、贯彻自来水哲学的思想
b、将5月5日定为企业的创业纪念日
c、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
(3)阻力:无
5、第五次改革
(1)原因:工厂和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难以统一管理
(2)变革内容:全面推行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将产品按照类别分类,一个类别就是一个事业单位,可独立经营,各部采取独立核算,各个事业部之间不互相贴补。)
(3)阻力:无
6、第六次改革
(1)原因:a、松下幸之助病逝,中村邦夫上任
b、旧制度不适应现有状况的发展,需与时俱进进行改革
c、以戴尔公司为代表的公司的崛起使中村意识到事业部制的弊端,即层次过多导致内耗严重,行政效率低下
(2)变革内容:取消松下集团所有的事业部,整合为四个分社统一管理,取消原本各自独立的研发职能,设立总公司领导的同意的研发部门
(3)阻力:集团其他董事对中村的质疑和反对,对松下幸之助管理模式的坚持和推崇
7、第七次改革
(1)原因:中村邦夫任名古屋分公司经理后改革
(2)变革内容:将与商户合资的销售公司收归为总公司的一个部门
(3)阻力:企业内部人员的反对与质疑
8、第八次改革
(1)原因:中村邦夫在北美分公司发现松下集团对于社会消费者的调查和了解不够
(2)变革内容:设立6个小组进行特别的产品品牌宣传推广
(3)阻力:企业内部人员的质疑
9、第九次改革
(1)原因:终身雇佣制的弊端日益突显
(2)变革内容:a、取消终身雇佣制,实施提前退休计划,大量裁员,减少经费开支
b、打破日本固有的年功序列
(3)阻力:a、被裁员工的反对和日本大多人的质疑
b、日本多年来固有企业制度的限制
c、人们认知的局限性
10、第十次改革
(1)原因:a、松下集团出现巨额亏损
b、其他新兴工业国家的兴起,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
c、松下没能掌握最先进的数字技术
(2)变革内容:推出“V”系列产品,例如斜筒式洗衣机
(3)阻力:a、内部人员的质疑
b、来自外部竞争对手的压力带来的阻力
启示:
1、强调社会责任、历史使命
2、加强人才的吸引、培训与任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留住人才,培养员工忠心日本企业文化强调人才的作用,强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3、加强团队建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应发挥集体的作用,集思广益。同时,企业要合理授权,注意挖掘个体的潜力,同时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合理搭配人才,打造高效工作团队。
4、加强对企业文化的重视。
5、削减管理层级,扁平化组织结构,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或机构之间的横向联系,模糊企业边界,可以以项目团队的形式使各部门有效结合在一起,提高企业整体灵活性。
6、适当放下权利,扩大各部门或机构的自主权利,但同时还要适当集权,以确保企业整体战略能顺利实施。
7、重视成本与效率。使各职能部门独立核算,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来发挥各部门的积极能动性,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整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