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引言:《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这本书是著名作家茅海建先生所创作的。这本书所描写的是在中国近代史这段曲折历史中的鸦片战争这一阶段的故事。茅海建先生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对大量相关历史的考证,通过《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这本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与我们平常了解到的不一样的鸦片战争。
2.出版时间:2014年11月
3.作者:茅海建:1954年出生于上海。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兼院长,长江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近现代的政治与外交。主要学术著作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戊戌变法史事考》、《戊戌变法的另面:“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等。
本论:
1.内容:本书作者通过对各种史料的详细考证,为我们展现那个时候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不一样的鸦片战争。《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这本书首先通过对鸦片战争中琦善这个人物卖国罪名的否定和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来引入对鸦片战争的描写,之后是从国家的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方面的比较,便又开始借助鸦片战争中出现的人物及事件:林则徐虎门销烟、伊里布与浙江停战、杨芳的“果勇”、奕山的“靖逆”、三元里抗英等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侧面描写,来体现鸦片战争的艰辛,最后清政府与列强屡战屡败,不得不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直至天朝的崩溃......
2.评价:读了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这本书,让不喜欢历史的我对鸦片战争这段历史充满了兴趣,它不像我们的历史课本那样枯燥无味,对鸦片战争的讲解也是主要集中在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也没有很详细的讲解,对于一些反面人物及重要事件没有太多的描写。而《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这本书作者通过真实发生在鸦片战争这段时期内的故事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鸦片战争,并相对客观的讲述了他对这场战争中的人物与发生的事件的观点与评价,就像茅海建先生在自序中提到的同窗好友潘珍平对他的两条提议:曰注重人物命运,曰解释历史现象。这些茅海建先生都做到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让我学到了这么多。
①本书的开篇先是描写琦善卖国,作者提出一个一反常人的观点:琦善卖国的观点不成立。并从四点对琦善卖国罪名进行否定:1.琦善在禁烟活动中有着出众的表现,虽然他没有强烈主张禁烟,但足以否认他弛禁的罪名。2.琦善与林则徐虽不是意气相投的朋友,但也不是势如水火的政敌,所以不能称琦善趁英军至天津诬陷林则徐。3.琦善自战争爆发后一直有派兵支援,称琦善拒不派援,致使关天培孤军困守以致失败的说法,不成立。4.琦善确实有让英军“寄居”香港之意,但无“割让”之举,他不主张用武力抗衡的方式,而企图妥协的方式,达到中英和解,这些都被歪曲,直至给他扣上卖国的帽子。茅海建先生通过四点简单明了的为我们阐述了琦善没有卖国的真相,接下来又详细的说明了琦善卖国形成的原因,为我们清楚地看清了琦善这个人的人物形象。
②接下来作者开始对清王朝与英军之间的军事力量进行对比。在武器装备上,清政府的“土枪土炮”对上英军的洋枪洋炮,就是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英军成为对手。然而,正是这些清朝统治者们的种种做法,使得清朝的武器装备尚未达到当时社会的技术和工艺已经达到的水平。在兵力与编制上,清政府兵力虽远远多于英军,但在编制上却存在很大的缺陷,这就导致了清军不能集中御外。在士兵与军官上,挑选士兵时的随意及军官的收入过低以致后面军队内贪赃枉法,祸害社会,这就导致军队的训练废弛、军纪荡然。
③然后是各种战争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