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浅谈诗中月的审美意蕴

作者:李蕾
主要内容     

苍茫夜空中有一轮月,或圆或缺,或明或暗,总也不消失。它如一面心镜,将人们白日深藏的情绪展露无遗。有人见它便想到团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虽天各一方,但共赏一月,仿佛至亲至爱齐聚一堂,不也如圆月一般美好么?还有人见它便心生感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本就苦闷不乐,瞧见独一轮月挂在浩无边际的夜幕上,投下的月光也清冷无比,只觉得心上更寒。

李白、杜甫、李煜这几位赫赫有名的诗(词)人似乎都对月偏爱有加,因此要体会他们的崇高,首先要体会那份明月下的感动。但由于所处环境和各自心境有异,他们所见所写的月不尽相同。

杜甫笔下有许多月,无一不带着一种孤独寂寥的伤感之美。年少意气风发,老来却穷困潦倒,他的一生不可谓不坎坷。不比李白“但使主人能醉客,不问何处是他乡”的豪迈,也不比苏轼“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旷达,杜甫身处动荡的潭水之中,心也似浮萍一般漂泊无依,清辉照出的是他“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的满心悲怆。但正由于这种强烈的生命漂泊感是心头一大患,因此他从未停止过寻找自然人格与社会人格的双重安顿——即故乡与仕宦。“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求,却求而不得,字里行间的哀愁被镀上月光后更显浓重。除了漂泊感之外,月色还映彻出了杜甫的万般思念。有在战乱中对手足的遥遥寄盼:“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也有在秋夜时对妻子的无限憧憬:“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虽与明月相处甚久,但相处方式并不和睦。“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月色确是美的,但同他没有关系,不过只是能照亮心中悲伤的一束光罢了。这与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的那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

李白的明月则与杜甫的大相径庭。由于他是一位以“浪漫主义”著称的诗人,因此他笔下的月也建构出了一个迷离梦幻的世界。李白的月是天真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的月是纯净的:“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李白的月是平近的:“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但无论何种,终是在以明月自喻自警——要保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清廉品格,又不可孤高自傲,徒求狷介虚名。月勾起的思念是永恒的,因此杜甫的诗中有,李白的诗中亦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的语言并不华丽精致,相反地,清淡质朴得也许三岁孩童都能译个八九不离十,但细细品来,便觉出了些玄妙,境归境,情抒情,一切都交代得明明白白,使所绘场景更显真实,仿佛“诗人望月”就在眼前,浓重乡思直逼心头,耐人寻味。李白还常借月来喻友情。听闻日本友人晁衡在海中遇难后,他含悲写下“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远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将晁衡比作明月,海中遇难一事比作“明月沉碧海”,足见对友人的情意之深与痛失友人的感伤之重。

明月除了能照见对亲人、家乡的牵挂,还有一种更为惊心动魄的映照,那便是照见故国。不得不提起李煜,这个诗思澎湃的亡国之君。千里江山断送手中,哀思大抵也缠了他无数个无眠夜晚。“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只一人登楼,见如钩新月,像极了国破家亡后残喘独活的自己,心中悲切更甚,几乎快分不出是心更寂寥还是清秋更寂寥了。那月明时候呢?不过更不堪罢了。“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轮明月照见旧时山河——但它已经易主了,所有的故国之思在清辉下显得愈发触目惊心。李煜还常借思妇之言行抒自己心中情。“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院深且静,庭小且空,整个意境可以一个“静”字概括。其中又夹杂着断断续续的砧声和风声,但砧是寒砧,风是秋风,因此在增加动感的同时也添了几分凄清之感。主人公夜不能寐,又无人可诉,便同月光作伴,数着捣衣声声到天明。到底是神异之笔,李煜不须刻意含蓄,只直白地记述一个细微的活动,便已将千疮百孔的内心示于众人面前,真挚而动人。人并非生来悲苦,更何况是出自皇家的李煜。“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朦胧的月色笼着娇艳的花,整个世界扑朔迷离、轻轻柔柔,也许其中还藏着些爱意浓浓。将这无限情趣分享了出来,词人的欢愉心情不言而喻。

深夜望月的远不止他们三位,宋代文豪苏轼亦有大量吟月诗作。比起前三位借月抒情的感性,他更多是借月述理的理性。“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月圆月缺皆是外形,本质并无甚变化。从变化的一面来看,天地也不过只一瞬;从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与我共长存,又何必去羡艳他物呢?苏轼参悟人生达到的极高境界,配以行云流水的文笔,造就了中华文坛上这颗闪耀的星。

月似乎是文人们歌咏不倦的对象,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作者对它情有独钟。让我们一同在月下漫步,领略月色之美,感悟人生真谛。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