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作者:潘文娅
主要内容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国文化概论读书报告

文章题目: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任课老师:谢天开

所在院系:文化传媒学院

学生姓名:潘文娅

所学专业:汉语言文学

学生学号:173020470

2018年4月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读书报告

一.引言

蒋廷黼编写的《中国近代史》共一百二十六页,由中华书局在2016年整理出版。今有幸能够通过此书与前人交流,故将感悟记录于此。

二.内容

全书以“外患,内忧,自强,图存”为主轴叙述了中国近代百年的苦难与救亡图存运动。

第一章为剿夷与抚夷。作者以一个外交家的视角指出鸦片战争的开头其实是因为中国“不承认别国的平等”,英国知道“和平交涉的道路走不通。”于是以暴力打开中国国门,中国近代灾难由此开始。又以剿夷派林则徐与抚夷派琦善的矛盾叙述了国内政治状况,以三维视角剖析了中国近代的开端。

第二章为洪秀全与曾国藩。作者以两个人物的对抗为主线叙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全过程以及其带给我国的危害,为读者理出了清晰的线索。

第三章为自强及其失败。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救亡图存运动及其失败原因。

最后一章题目是瓜分及民族复兴,作者将时间轴拉到了辛亥,讲述了清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孙文先生的革命。

三.拓展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台海出版社

四.理论及观点

1.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

2.人与人的竞争,民族与民族的竞争,最足以决胜负的莫过于知识的高低。

3.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

五.评论

个人觉得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视角独特。比如作者一般以否学习西方科技、文化、政治为标准.按他这种立场和逻辑生发出来,便有了他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独特看法。

此书编纂1938年,时年正值抗日战争,我想蒋廷黻在那时研究近代史绝不是仅仅为了学术,更多的是想为那个时代提供救亡图存的借鉴。但其实这本书无论是在历史研究方法方面还是在民族复兴方面对于我们现世的意义依旧很大。

(一)关于人物的辩证认知

蒋廷黻对于人物的描写与评价打破了我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传统认知。

比如林则徐,我们对林则徐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或者是“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当然不止国人将其奉为英雄,外国人对其评价也是极高,包令就曾经说过林则徐是“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

而在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中在肯定了林则徐禁烟的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公无疑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将其用于历史分析蒋廷黻对于人物的描写与评价打破了我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传统认知。

比如林则徐,我们对林则徐的认识一般都停留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或者是“品望重当朝,犹忆追陪瞻雅范;褒荣垂史乘,徒殷景仰吊遗徽。”当然不止国人将其奉为英雄,外国人对其评价也是极高,包令就曾经说过林则徐是“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

而在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中在肯定了林则徐禁烟的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公无疑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

再比如李鸿章,在中学课本上李鸿章的出现一定伴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故此多数人将其称为“卖国贼。”但其实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第一人创办江南织造总局、天津机器制造局,为中国工业化做出了不小贡献,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也并非他愿意的,而是朝廷指派。李鸿章在日中枪因此据理力争中国赔款得以减少,李由此说“此血可以报国矣”,其心无奈,可见一斑。

我们说人性是具有复杂性的,一个人物决不能片面评价,蒋廷黻的辩证评论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加立体地去认识一个人物,也能帮我们更客观地认识一个时代,正如清末新政也并非课本中描述的那样无所作为,那时新学堂遍地开花,虽然问题成堆,但新式教育从此生根。军事改革、法律改革、官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地方自治乃至预备立宪,都在稳步推行,这一切都好像是对传统认知颠覆,但恰恰是这样的颠覆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立体的历史观。

(二)此书对于民族复兴的意义

蒋廷黻在书中一直提及的就是器物与精神的双重近代化,“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这句话在如今依旧是具有现世意义的。

经济决定政治与文化,文化和政治影响经济。当一个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势必要将精神文明建设跟上,否则就会出现犯罪率上升,物欲横流而精神文明丧失等问题。这也就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要搞精神文明建设。

作为个人而言,一个人的精神内核,即三观,会影响我们的一生,那么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也同样影响着国民。英国女王带头分赃,英国逐渐走向帝国主义侵略道路,中国固守封建旧思想,不求思变,举国沉浸在“天朝上国”的大梦之中,最终被迫卷入近代化潮流成为猎物。

所以无论是团队还是国家都应该重视精神的塑造,以正确的精神文明作为民族导向,最终走向民族复兴。

(三)关于辛亥革命

此书有不足的地方是关于辛亥革命,可能是因为作者的出身原因,个人觉得作者将孙文先生与辛亥革命放在了过高的位置上。我们并不否认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局面,开创了中华民国。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提及的就是辛亥革命总体来说有一半是失败的,孙中山先生虽然很努力了,但是他忽略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并且就武昌起义本身而言,辛亥革命的成功也是具有一定偶然性的。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整本书的价值,作者能够以相当客观立体的视角去剖析一个人物并且通过人物去折射那一个时代从而进行救亡图存的方法剖析是很难得的,书中条理清晰,案例详实,评价客观,确值一读。

六.参考

蒋廷黻主编《中国近代史》2016年中华书局出版

蒋廷黻主编《中国近代史大纲》2006年江苏教育出版社

林文郑主编《林则徐楹联辑注》1993年中州古籍出版社

张鸣主编《辛亥:摇晃的中国》2011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包令《包令论林则徐》近代史研究;1985年06期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