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折叠——科幻中的未来
《北京折叠》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抱着对于这篇小说获奖的好奇心进行了阅读。小说讲述老刀是生存在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为了孙女糖糖的学费,冒险去第一二空间送信。故事说起来很简单,但在它的真实内容中映射出一个未来,一个将北京分为三个时空格局的世界,在这里时间的分配,物资的分配,人们的选择,等等受到了时空的影响。一个覆盖着现实影子的科幻小说,昭说着冰冷的现实式生存现状,一种显示明显的阶级分化的社会,一二三等级性的生存方式,一个反乌托邦式的社会局面,资源和生存不公分配的格式化环境。
北京折叠,将折叠城市分为三层空间,第一空间五百万人,生存时间为二十四小时,第二空间两千五百万人,十六小时,第三空间五千万人,六小时。时间和人口进行了精心规划和最佳的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想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的二十四小时。除了我们常说的生活用品以及矿产此类物资有进行分配,时间在这里也被进行分配,上层人拥有最佳的工作时间与合理的睡眠,享受丰富的物资,过着精致的生活,底层人民过着仅存短暂的生活。现实世界中,穷人与富人虽过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但却有着相同的时间,作者抓住这时间这个共同资源,将其分配在这个科幻环境中,就像电影《时间规划局》中,时间变成了资源。无论你在哪个空间,都愿你可以珍惜时间,努力生存,你可以创造更好的自己。
内容中映射出的城市,与现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或许这也将是一种未来的画面,但这其中的阶级分化过于明显与夸张,人们的义务与权力的严重失衡,生存的状况充斥着冷漠的现实式主义。其中阶级分化,就好像我之前在一个平台听李冠峰老师所讲述的美国教育,美国教育不是一些国人极端印象中的先进自由或是羸弱不佳,美国教育的本身是按阶级来划分的,
美国社会是一个阶层固化很严重的社会,富人有富人区,穷人有穷人区,教育也有分层,蓝领阶层教育,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他们打造成一个劳动工具,就好像第三空间的人们,不需要他们思考,只需要服从纪律按部就班,成为一个流水线工人;中产阶级教育,强调人的人文素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讲究创造力,这是第二空间,不是培养顶级精英,是打造高级工艺品;统治阶层教育,学习领导力和御统之术,如何做决策和给被统治者制定规则,他们的课堂教育经常是被提问看法,这便是第一空间的统治者们,规划着这个城市的内容、人、物、时间,等。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第三空间,“少年们已经不那么恐惧生存,他们更在意外表。”这和现实世界很相似,大多年轻人对于外貌的美丑的在意程度变高,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做那些脏乱的或是低层次的工作,觉得很跌面。面子,外貌,金钱在这个社会影响力加大,慢慢的社会变得物质,变得虚幻,变得不可思议。
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老刀要从第一空间回去第三空间,由于第一空间的领导者们因为工作的失误,他们推迟了几分钟进行空间转换,老刀的腿因此卡在土地夹层中,每层空间的人们或许发现了,或许并没有在意,因为已经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习以为常,冷漠无感,几分钟的误差,或许变化只是有心的人能看到吧。来自第一空间的统治者,他们拥有着权力的地位,他们制定的规则影响着被统治者们,他们要快速发展,他们发展人工智能,可能会让一个国家发光发热,可同样也会造成大面积工人失业,和一系列连锁反应。书中还提到GDP、通货膨胀等这些问题,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每次通货膨胀几乎传不到底层去,印钞票、花钞票都是能贷款的人消化了,GDP涨了,底下的物价却不涨,人们根本不知道。”是啊,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这是阶级的固化,还是资本家的掠夺,亦或是统治者的霸权,这将会是对未来的描绘么?或许未来将变成一个资本家社会,第一空间的人们在无形中挤压了底层人民。
这是一种科幻的遐想,也许是一个夸张的忠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