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新视频
杨梦凡153010248
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有幸参加了由人民网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会议过程中通过会议嘉宾的演讲以及主题对话的探讨等,我学习到了在新时代新的媒体是怎样发展和传播的。
在主题演讲的部分,主要强调了手机以及视频在现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来智能手机保有量、移动网民的规模以及3、4G用户量的大幅度增加,现在人民所需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是移动互联网。而在使用移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通过文字获取信息的方法都弊端不断暴露,文字阅读的效率不断下降。移动流量增长的原因主要是来自短时频的流行,而要在短时间内将发生的事情拍成视频将事情的经过结果呈现给受众就要做到:可看性与新闻性分离以及画面再加工与表层意义分离。新闻的一些边角料、家长里短、小猫小狗等都能成为画面的主角,成为流量担当,从而丰富视频的可看性,而通过剪辑、配乐、配音、高频重复、聚焦放大等则可以赋予画面全新的意义。除了以上两点制作短视频的流程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制作短视频的技巧及要求如:快速进入事件的高潮;现场拍摄才能真正的吸引观众;标题或是封面不要为惹人注目而设计的太玄幻;音效特效不能乱用要加的恰到好处等。
而为什么现在通过智能手机观看实时上传的短视频等智能化的传播过程如此流行?其原因就是随着互联网到“人联网”的转变,要达到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智能传播手段通过算法的计算,机器就能知道用户在什么时候想看什么,从而为用户呈现出其感兴趣的内容。这也就体现了平台对信息的过滤、审核以及个性化分发,同时也能加强用户与平台间的互动。但是人工智能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了一些问题,就是其精确性以及科学性能够轻松得达到功利性以及利益的最大化,从而被当作以权谋私的工具,忽略了其价值理性中的那些思想意识、义务等信念。
总而言之,在当今时代传媒媒体像新型媒体的转变还是利大于弊的。尤其是体现在视频方面,传媒媒体视频化转型的优势在于:新兴科技不断发展;视频形态符合新闻受众需求;规范化为传统媒体直追反超提供可能;海外经验佐证短视频可以做好新闻。而在传统媒体视频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如:要致力于打造高品质视频内容;内容“混搭化”成为新趋势;面对直播的冲击奋起挑战等。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启示,把握好优势,做好优秀的新型媒体化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