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梦都是可以解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梦是一种由于“精力过剩”而带来的副产品。所谓的“精力过剩”,正好说明梦不是超自然的显灵,而受制于人类的精神活动。梦是按照做梦人本身睡眠深度所产生的不同的精神活动。
世俗世界一直在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释梦。其一就是把整个梦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尝试用另一种内容来取代它。这种方法从某些方面看来,是在利用“相似”的原则,有时似乎非常的高明。这就是所谓的“象征性的释梦”。主张“梦是预言未来的观念”的人,在对梦作解释时,主要使用的就是“象征性释梦法”,从梦的内容、形式上来对未来进行臆测。另一种释梦法可以称为“解码法”。释梦一种密码,其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像密码册一样,用另一种已经具有意义的内容来对照并一一解释。尽管在某种程度上这两种释梦法成功地解释了部分梦,但是它们的不可靠性是显而易见的。都是主观臆测的,没有科学根据的。
奥地利作家弗洛伊德用把梦本身当做一种症状,利用梦的解释来追溯梦的病源,并据此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和治疗歇斯底里恐惧症、强迫意念等精神病症状类似。《梦的解析》就是弗洛伊德根据自己的知识与实践所著的。全书围绕着梦讲解了有关梦的科学研究、解梦的方法、梦是愿望的满足、梦的伪装、梦的材料与来源、梦的运作、梦过程心理学。而我印象较深刻的就是梦过程心理学中的梦的遗忘,就作者的观点,他认为梦的遗忘大部分是由于阻碍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会在早晨起来时,忘记昨夜的梦,尽管我们觉得这个梦就发生在我们睡醒的前不久,这个时候我们要想起那个遗忘的梦,就需要一位心理学家借着鼓励与压力帮助我们和这不能令我们满意的思想取得妥协。另外一个印象深刻就是梦的来源了,梦的来源包括:一种最近发生的,在精神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并不直接呈现在梦中。几个最近发生的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合成一个整体。一个或数个最近而具有意义的事件,在梦中以一个同时发生的无关紧要印象来表现。一个对做梦人本身有很大意义的经历,却经常在梦中以另一个最近经常发生,但没有多大关系的印象构成梦的内容。
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对梦就有了很多的疑问,生活中我想也有和我一样为之好奇的人,但更多的人则会认为梦有什么令人好奇的地方啊,不就是每个人生活不同而做的幻想嘛,俗话说就叫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样说也是没错的,梦的确是反映一定的现实,但是梦有时却又是心理疾病的一定反映,因为不管是谁,如果他不能解释梦中影像的来源,那么他也极不可能会了解到恐惧症、强迫症、或是妄想症这些东西,可见,梦不是简简单单的,而是复杂且具有多方面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