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舆论喉舌”职业道德失范与受众认知心理分析

作者:桑磊
主要内容     

“舆论喉舌”职业道德失范与受众认知心理分析

153010066桑磊

概要: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新兴传播技术的发展,传播媒体种类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信息传播进入到“人人自媒,均可发声”的阶段,海量性和多元性成为了当下信息的主要特征。与此同时,伴随着媒体的市场化转型,原本注重兼顾社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舆论喉舌”发生了变化。部分媒体在新闻采编,发布时所采取了与自身职业道德不符的行为,进而引发极大的负面社会影响,这在有关食品安全和社会重大事件上表现明显。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从事新闻媒体的工作人员更应保持冷静理性,肩负起社会责任,发挥好信息把关人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失范;食品安全;社会热点;受众态度

在这个媒介技术日益发达,传播方式多样的如今,信息的传播主体已不再仅仅是拥有传统公信权威的政府机构组织和媒介群体,拥有新媒体通信工具的个人也能成为信息发布者,传播者。这就导致信息的繁多且来源复杂。但即便自媒体已然成为信息“发声筒”,拥有传统公信权威的党政媒体依然是民众所更加愿意相信的信息窗口。官媒利用这与生俱来的优势,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向大众提供尽可能完整详细的相关事件报道内容,有效整合公众意见,引导舆论方向,将官方想表达的价值观念变成全社会共识。这既是“舆论喉舌”所要肩负的职业任务,也是媒体信息传播的性质所决定的。

新闻报道注重“新”,以精准时效为基本要求,这是大众传媒工作者所需要注重的。但随着媒体市场化的发展,大众媒体开始以市场作为取向,由于无法摆脱社会主义新闻体制所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我国的大众媒体并没有如西方资本控制传媒那般一切为资本利益服务,“人民喉舌”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大众传媒所关注的内容必将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在人民生活中,“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一直是老百姓们的重点关注方面。对此热点话题大众媒体也保持了密切关注,既是出于“关注民生”“为民服务”的责任,同时也是为自身发展从而更好在日益激烈的媒体行业环境中立足获取经济利益。食品安全关乎民生,有关它的现象和问题无疑会挑动到消费者们最脆弱的神经,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因此食品安全报道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要求从事该领域的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同时在解释相关专业术语时必须懂得如何变通,使所写出的文章通俗易懂,让人民群众看懂。因此用“苛刻”形容撰写食品安全报道难度不为过。然而,撰写食品安全报道的是具备基本新闻素养的工作者,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和“被要求”的价值判断将对食品安全报道立意方向产生决定性影响。在媒体的曝光下,很多不为人知的食品安全问题得以解决,这无疑是利好人民的积极一面。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媒体“炮制”假新闻谋取私利,编造虚假标题,新闻要挟的恶性现象,这是丧失社会责任感,经济效益优先的表现[1]。这里以2007年轰动一时的“纸包子”虚假新闻事件和“三鹿”事件中百度收取三鹿公关保护费替其消除负面报道事件作为例子进行分析。2007年6月,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临时人员訾某,为了谋取私人业绩,利用自身资源,捏造了“纸包子”虚假新闻。北京市工商局随即展开调查,并未发现所谓“纸馅包子”。訾某此举引发巨大的社会恐慌,给同行业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在这次假新闻传播事件中,訾某自身的道德失范是主因,商家与消费者缺乏信任,新闻监管失效的外部环境是次因。新闻工作者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评判,将决定其是否有资格担负起“为人民发声”的职责。而由众多新闻工作者所共同构建的新闻伦理生态也将被他们所深刻影响着。作为民众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新闻从业者应懂得坚守职业道德底线,而不是为一己之私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2]。

健康的社会生态需要秉持公正,理性发声的媒体,但如果媒体无法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为从中谋私而“乘火打劫”,那么这样的媒体对于社会是无益的。2008年“三鹿”事件已过很久,但至今依然存在不小的社会影响。在当年这场重创中国奶粉业,导致中国消费者丧失对国货信任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百度公司与三鹿公司的黑幕公关金钱交易也被披露了出来。在2008年,一份百度协助三鹿公关,三鹿支付百度巨额金钱的公关信被曝光,信中揭露了百度帮助三鹿有计划地批量删除有关三鹿的负面新闻,“一旦‘肾结石’负面消息放大后,百度可能会以负面作为要挟”的内容,让外界哗然。这既让原本处在风口浪尖的三鹿集团陷入更加不利的舆论环境,同时也让人们对标榜“提供中立,客观,及时的最全面信息”的百度形象产生了质疑:媒体的良知操守在利益金钱面前一文不值,还能去相信谁?百度三鹿公关事件暴露出了当前媒体市场化转型中所存在的定位失衡,一昧追求金钱短视利益,忽视整体媒体健康发展环境的必要性和大局观。民众的信任,只能交给有良知,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媒体。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这类社会事件的频繁曝光,民众在心理认知上容易产生焦躁恐慌情绪。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们只有在安全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能产生归属,爱,自尊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但当人们身边被频繁曝出威胁之时,一切需求都无从说起。人们在进行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时候,容易忽视基本概率[3]。在面对食品安全等社会事件时,他们能懂大众传媒所传达的意思,但自己却不知晓碰到这种事件的基本概率,这就导致他们会选择性“忘记”这种基本概率,进而产生错误的行为。例如2013年的禽流感事件。当媒体报道有关“禽流感出现”的新闻消息后,有关鸡的所有食品销量都会出现大幅度下降。人们无法确定禽流感是否就出现在自己所购买的日常食用品中,因而做出偏激判定认为所有的鸡蛋鸡肉都有问题,这也是认知偏见效应的表现。受众在面对相关热点负面社会事件的报道时,是很难通过接收所知的信息而推断出切合实际的理性判断的。最初他们由于受到情感和态度的影响而处在一种震惊,愤怒的非理性状态下,而随后的后续报道也会因为新闻的时效性,受众关注点转移而被新的热点事件关注而覆盖,这样导致上一个惊恐未解决,下一个威胁又来,从而使民众的情绪始终处在惊恐麻木的情感“死胡同”,对相关报道持负面态度。例如北京侯亮平事件。2017年6月5日,一位自称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在新浪微博开设名为@北电侯亮平的账号,实名举报北电摄影学院以宋靖,吴毅为首的教授们多年潜规则大学生,贪污受贿事实[4]。此事一经爆出,瞬间引发舆论热议。因为该事件与5月11日阿廖沙性侵举报事件存在一定关联。但媒体和出事的当事方北京电影学院保持了一种耐人寻味的克制和“冷静”。6月9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回应,只针对师德问题作了答复,而其他问题则一概不提。6月11日,@北电侯亮平账号被封和删博,引发公众情感反弹和相关事件的再次热议。之后北电同学和老师发声指责污蔑,将舆论推向第三次高潮。然而随着众多信息的出现,原本事件的面目早已被掩盖。“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舆论乱象让本应集体沉思的严肃事件成为了全民狂欢的娱乐“盛事”,而在此次事件中默许“不作为”的媒体也成了搅乱舆论场的“帮凶”。如今这场事件后续已被随后的豫章书院事件,北京三色幼儿园事件所掩盖,话语权不对等的舆情事件未来仍有发生的可能。

如何摆正媒体道德和商业利润之间的关系,将是新形势下决定新闻媒体能否做好合格“发声筒”的关键。媒体面对受众日益提高的信息需求,应当努力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宣传导向,同时将专业能力强,道德素养高的新闻工作者作为“吸纳”的主要力量,将民众所赋予的媒介权力有效利用起来,做好本分。

参考文献:

[1]:张秋瑰.网络中的新闻媒介功能[J].新闻与写作,2002(11)

[2]:周善.从食品安全报道看媒介社会责任[J].新闻实践,2007(5)

[3]:刘京林.论我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究的发展趋势[J].现代传播,2006(1)

[4]:搜狐新闻中心.“北电性侵门”:舆论与真相的赛跑[OL].http://www.sohu.com/a/156557177-703690.2017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