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校团委和各位老师的帮助下,我通过“逐梦计划”来到宜宾县旅游局开始了为期47天的实习。
实习期间,郑裕明书记考虑到我的专业情况,把我分配到服务中心,负责办公室的事务。在各位领导和前辈的帮助下,我主要负责管理文档、搜集整理资料、信息报送、撰写发言稿、打电话到各个单位通知事情等日常工作;同时我还跟随席兵局长和游梅主任前往宜宾县两个旅游景区进行创A级景区调研(梦缘山谷、幸福农庄);我参加了宜宾县“创国卫”总结推进会和全省厕所革命电视电话会议等;8月20日到8月25日我参加了“宜宾市乡村旅游扶贫专业人才研修班”。
我深知在旅游局实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在做任何工作时,我都会非常认真和慎重,尽力不给别人添麻烦。办公室的工作是繁琐的,例如对旅游项目进程进行填写时,需要后面的每类内容对应前面的内容,不得一丝马虎。在写领导发言稿时,我一遍遍地对着PPT修改发言内容,练习时间分配。有时上级会安排我拿一些文件到各个地方,比如县政务中心、宣传部等,在与其他单位进行沟通时,我一定要简洁明了地表达本单位的意见,及时听取其他单位的建议。同时在外出调研时,我也相当活跃和积极,协助上级完成工作。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一直保持了谦逊的学习态度,勤于思考、谨言慎行,体现了锦城人该有的素质。
虽然我只是做上级的助手,但是我也协助他们完成省上下达的旅游业发展资金的投资立项和旅游项目管理工作,还有指导全区重点旅游区域、目的地和线路的规划、开发、保护和宣传推广工作等。
让我最受益匪浅的是我参加了“宜宾市乡村旅游扶贫专业人才研修班”。学员共有100余人,都是宜宾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有旅发委的秘书长、副主任、科长等,政府的书记、工作人员,更有乡村旅游各位总经理等。培训的老师来自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教授级人物。他们分别从休闲农业、乡村精品酒店的投资与运营、乡村旅馆环境布置与氛围营造等等展开讲解。
此次培训让我更深一步地理解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新趋势和新业态。我们国家现在大力提倡旅游产业带动精准扶贫。回顾历史,中国扶贫第一村是福建宁德赤溪村,它首先通过移民、封山育林,再到发展农业种植业,最后以旅游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可以说是扶贫的经典案例。而在宜宾本地,具代表性的是梦缘山谷景区,通过流转8000余亩土地和荒山,全面立体种植针楠、火棘果、砂仁、四季花卉,就地解决了80多名村民在景区务工就业。从2012年以来,常年在梦缘山谷景区务工的村民多时二、三百人,每月领取的报酬二三十万,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的村民在景区就业。
通过这次学习,我了解到近些年,乡村旅游一直是旅游的热点,而它的重点就在于避免同质化,展现当地的特色。从整个四川来看,像是汶川萝卜寨,被称为云朵上的村,就集中体现了农村古寨的风貌;而郫县的农科村,着重体现了“家”的感觉,吸引都市居民来吃农家饭、观农家景;在都江堰有虹口漂流,这提升了游客的参与性,丰富了旅游体验。
同时我也体会到,要想使一个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良好,就一定要强化规划引导,并且要有相关成功景区示范引领,提升旅游工作者对全域旅游的认知。在乡村旅游之风旺盛的势头下,我们应该加强农民的参与度。做好环境保护,通过互联网对外宣传和营销。在参与了四川省厕所革命电视电话会议后,我感受到旅游业越来越注重人性化了,例如现在创2A级景区时,厕所必须要有第三人厕所才行。
通过这次暑假实习,我丰富了实际工作和社会经验,掌握相关工作技能,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工作,对旅游局的日常工作流程、各项决策、操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意识到旅游业对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我积累了一定的办公经验和社会交往的经验。总的来说,这次社会实践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拉近了社会与我的距离,能够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我以后的就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