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读后感
这是一本读完以后会给人很多思考的书,尼尔.波兹曼是天才,几十年前的的他就已经看到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娱乐时代的来临,人们将会面临何种毁灭,本书在当今依旧具有警示性和思考性。
开篇就写到“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文化要么禁锢人的思想,要么娱乐大众,这两种都阻止了人的进一步思考。
在书中尼尔.波兹曼进一步解释到,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在书的前言有一段话,第一句是这样说的“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我想赫胥黎的担心是对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真正愿意读书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充斥在我们周围的是追逐功名利禄的步伐。谁会在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停下脚步,静下心来好好读上一本书,好好思考一番。
“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依旧是担心,所谓的真理在何处呢?它们从未被隐瞒,只是淹没在了拥挤的人群之中,淹没在了人们奋笔疾书的下的年终总结的字句里。大多数人把这个社会固有的观点当成真理,不会去分辨也不会去急着争辩,没有谁花费太多的精力在一些他们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找寻真理也许就是他们眼中无聊繁琐的事。
文化在欲望的放任中成为庸俗的垃圾,是人们因为娱乐而失去自由。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似乎安排得很满,上班、会友、逛街、看电影、郊游,但总有一种空虚感,因为娱乐挤占了我们绝大多数时间,我们以为娱乐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自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被控制。即使静下心来看看书充充电,也很难专注很久,学习和交流的满足感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过了。外界也不断地告诉我们,东西应该越简单就可以得到才算越好,知识应该越容易理解才越接近真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按照波兹曼的想法,真理不经过严密的逻辑和长时间的阐述是不可能清楚地呈现出来的,可我们的文化被娱乐取代而变得越来越浅薄,互联网时代更加剧了这一趋势。我们没有历史,没有环境,没有关联,没有思考,我们推崇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是正确的吗?这本书对于文化学者或新闻传播专家来说或许有专业上的批判意义,但对于普通人的意义我觉得是严肃而庄重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付出痛苦和努力才能得到。
波兹曼对于电视、娱乐业时代的批判及对社会未来的预测几乎已经成为了他显著的标签。显然,赫胥黎的警告已经成为现实。”那么,我们现在所需要努力做的就是,理性思考,而不至于被这五彩斑斓的华丽吞噬掉我们精神土地的每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