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一新走江湖
——记网界创业新青年杜鑫@学长有话说
作为一名网界青年,他有幸在四川共青团的帮助下开展、从事政务新媒体运营工作,并参与到网络舆情斗争当中。他可喜的看到,近年来四川政务新媒体有着蓬勃发展。他曾获得四川省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奖项。他也在2016年11月“全省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代表人士座谈会”上,发出了做一个强大又好用的“WiFi人”的倡议: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你能链接信息,影响他人;你能贡献智慧,造福网络;你能坚守底线,受护未来……这应该是每一位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代表的崇高理想与责任。他就是网界新青年杜鑫。
杜鑫,成都大学2011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2015年六月份毕业。虽然学的是电子,但是好像并没有理科男的不精通诗词,反而还可以和那些文学骄子媲美。因为他可是著名的才子“诗叶子”,他同是微博大V“学长有话说”,毕业后因机缘巧合得到四川省共青团团省委的相关支持,同年九月份开办了四川媒话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营政务新媒体,现任公司总经理。
大学女友叫新媒体
别人的大学在忙着开黑,撩妹,泡吧,睡觉。而他的大学则是与新媒体一起度过的。这四年,新媒体就像他的女朋友一样陪伴着他。杜鑫说:“我与网络结缘,与微博‘同居’,与QQ同时在线。写博客,开微博,建立成都大学新生群、学院群、老乡群,我在网络世界里忙的不亦乐乎!”
这位高高大大,戴着眼镜的斯文男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刷微博。他的大学好友邓婷说最开始的他是一个“愤青”。在微博上看到了不平事,总是拍案而起,转发而后快。看见QQ空间有同学吐槽、抱怨食堂菜品,也会马上“感同身受”而转帖到微博上质问。他总是在第一时间爆料,在问题还处在萌芽状态就将他们曝光于天下。
当时同学眼中的他,戴着一副眼镜,穿着运动装,运动鞋的大男孩校园里随处可见他的身影,他靠着对新媒体的热情,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再后来,他就那么不自觉然地成了所谓的校园“意见领袖”,大家称他为“叶子哥”,甚至有人说,“在成大不知道叶子哥,你就Out了!”
“咦,叶子哥,又发现什么料了?”
“叶子哥,快来快来,这有一个大新闻。”
“叶子哥,今天我吃饭的时候碗里有只虫。”
“叶子哥,什么时候来帮我写首情诗。”
……
学生时代的他最想成为一位名人,一位可以流传千古的名人。当时的他想做一个诗人,出一本自己的诗集,然后被广为传颂而写入中国文学史。他当时也因为自己写的一些打油诗而轰动一时。
“请叫它成都大学站
有一所大学,它屡经沉浮,奋发图强,不惜血汗!听说它的附近要通地铁了,那么,请叫它成都大学站!
有一所高校,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听说它的附近要修地铁了,那么,请叫它成都大学站!
有一路公交,会经过成都大学公交站!听说它的附近要建地铁了,那么,请叫它成都大学站!
有一份怀念,埋葬在万千校友梦中的嘤鸣湖畔!听说它的附近要有地铁了,那么,请叫它成都大学站!
……”
2014年1月4日,成都商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正是关于此事:地铁站以咱母校命名吧大学生微博引关注。
创业之路宽而广,坦荡荡走江湖
毕业之后,经过两年的努力,杜鑫终于有了自己的公司办公室,虽然比不上那些大集团雄伟壮观。但看起来小而精简整齐。五六十平米的小屋,四五张工作桌,房间里还有杜鑫自己精心布置的花草,让整个房间都亮堂起来。每一处地方都有着杜鑫的心血。
一直跟着他的小林对记者说道:“学长之前基本上每晚上都要熬夜加班,有时候直接累的在凳子上睡着了,但也从来不说自己不干了。正是他对新媒体的热情深深吸引着我。我看见他这么努力,自己就不敢懈怠了。”
他的创业主要是依托新媒体平台,依托自己对新媒体的理解与认知,之后承接各方政府的新媒体账号进行待运营,顺利开展相关的活动。
而创业之路选择多多,为何却对新媒体情有独钟,杜鑫自己总结有三点原因:“第一是大学四年我都在玩微博,玩新媒体,这四年给我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第二是当下新媒体浪口,的确给了很多人机会。第三是在政务新媒体方面,的确需要人来做,有这么一个市场在,并且在机缘巧合下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从而走上了这条路。”
但同时没有谁一开始创业就能非常成功的,在新媒体这条路上,他也遇到过麻烦,业务的增长与人手的不足,两者之前的比例不当,使得杜鑫忙的应接不暇。熬夜加班的次数胜过按时休息的次数。但尽管辛苦,他却从来没有放弃。
做一个强大又好用的“WiFi人”
在2016年四川省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代表人士座谈会上,@学长有话说也有幸参与其中,并作了题为《做一个强大又好用的“WiFi人”》的发言。
曾经穿着运动装,运动鞋的他如今换上了西装,皮鞋,领带。他从容的坐在那里,面带微笑。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紧张不安,而是带有成年人的稳重与成熟,他也正凭着当年在学校里对新媒体的热爱,才一步一步走了上来。
“WiFi人”的提法、概念,由杜鑫自创、首创,并于此次大会上首次提出。其主要讲到三个方面:孤独,更新,责任。别单单只看这六个字,却将一个“WiFi人”该做的都包含在里面。
他说,做新媒体是要享受孤独的,别人在和女朋友发微信秀恩爱的时间自己是需要去抓热点的。周末了,情敌带着女神游山玩水,在魁星楼街吃冒椒火辣,还在朋友圈秀恩爱,自己却需要在东奔西走拉赞助,写活动策划;深夜里,某个明星出点新闻,发个离婚声明,还得挣脱温暖的被窝起来蹭个热点,抓紧时间做篇原创……做新媒体就是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他说人群在更新,潮流在更新,行业在更新,新媒体行业有着巨大的商机与潜力,吸引了一大批的有志青年。
他说玩新媒体需要责任,不可以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不负责任。
他说:“孤独,是这个行业的赠与,静下来,我们不忘初心;更新,是这个时代的动力,变起来,我们激流勇进;责任,是我们这代人的呼吸,少不了,我们当仁不让!”
65550条微博,12万的粉丝,杜鑫用他的实际行动展示了自己对新媒体的热爱。“新媒体行业,应该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技术也层出不穷,玩法花样也层出不穷。一方面我们在追逐,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学习。并且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的政务新媒体服务当中。至于新媒体的发展,我觉得它越来越偏向于人工智能。甚至这种高科技某一天将一个芯片植入到人体内,然后每个人都能够进行信息的收发,都是有可能的,科技还是有可能决定媒体的样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