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我只想做真实的自己

作者:禹小雨
主要内容

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

——加缪《局外人》

初看这篇小说时,我只感受到了冷漠,主人公对这个世界的冷漠。

开篇第一句话就将我怔住,把我带入到近乎荒诞的冷漠氛围里。“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

而后面的情节,似乎更让我不可理解。埋葬妈妈的时候他没有眼泪,甚至没有悲伤,唯一感受到的是与一群行将就木的老人整夜守灵带来的疲倦与困顿,和送葬路上被暴烈日光炙烤的难耐,甚至在葬礼结束后,为自己能有十二个小时的睡觉时间而感到高兴。

这一情节让我想起祖父的葬礼。祖父很疼我,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他丝毫没有因为我是个女孩儿而感到不快。相反,他总是在妈妈教训我时将我拉到一旁,总是在家门口杵着拐杖等我放学。带我爬山,天很蓝,很近,鸟儿在头上盘旋,他静静的坐在石头上。这是我记忆中有关于祖父最美的画。2004年,祖父去世了,得知他离开的那个早上,他已经在家垂垂暮已半个月了。大人们开始呜呜咽咽哭成一片,我没有哭,可是我很难受。仪式是在晚上举行的,大家按辈分跪在灵堂前,由一个身穿白袍的陌生姐姐带领着大家一起哭,现在说起来觉得有些可笑,一个素昧蒙面的人竟可以哭得那么悲恸。跪在下面的我,有些不知所措,身边是此起彼伏的哭声,右边妈妈的眼泪滴落在草席上,汇成一滩水,左边表姐的啜泣声一阵阵传入耳朵。可是,我没有眼泪。我甚至觉得愧疚,祖父在我这一辈中,最疼爱我,可是并没有得到多少疼爱的表姐都在哭泣,为什么,我哭不出来。尽管我心里像装着一块石头一样沉重,像被抽走一部分一样难过,我还是没有眼泪,而似乎只有眼泪才能说明对祖父的爱。我感到害怕,我害怕仪式结束时,大家没有在我脸上看到泪痕时的异样表情,或许是失望,或许是惊讶,或是其他什么情绪。于是,我也学着大家那样呜咽,那样嚎啕,尽管我依然没有眼泪。礼毕,我有些慌张,来不及做出接下来的动作,却一把被坐在两旁的小伙伴们拉过去,她们一个劲的安慰我,让我别再哭泣。我有些诧异,或许是因为灯光太灰暗?或许是因为我涨红了的脸?还是因为她们觉得我是肯定会流泪的?我不知道,但是在那一刻,我长长的舒了口气,竟觉得有些庆幸。

想到这,我突然有些理解主人公。他是真的冷漠如此吗?还是说他根本不爱他的母亲?他的冷漠先不提,但是他是爱自己母亲的,至少在我看来。他的麻木只是因为,在他看来,生老病死是一件太自然的事,人人都会死,就像小说里写的,“所有身心健康的人,都或多或少设想期待过自己所爱的人的死亡。”这似乎又很难理解,但联系作者,我们或许会明白一点。

加缪被认为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存在主义的中心思想是认知自我的存在。在加缪看来,世界是一片荒原,人类是被无意中抛洒在荒原的种子,每一粒种子之间都没有具体联系,有些被黄沙掩盖,有些自顾自生长,而生存的意义便是在这荒原上尽可能的存活,再尽可能顺利的死去。默尔索对妈妈死亡的麻木,是因为他对生命本质看得透彻。妈妈是荒原的另一颗种子,枯萎是必经的过程,像凋零的落叶,枯萎的花朵一样自然。是事物存在和流逝的状态,无从更改和控制,只能以旁观者的面目看待。就像文章所写,“在一个个生命凄然去世的养老院的周围,夜晚就像是一个令人伤感的间隙。如此接近死亡,妈妈一定感受到了解脱,因而准备再重新过一遍。任何人,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哭她。”

说到默尔索的冷漠,对,他确实是太过冷漠了,对所有的事物抱着无所谓的心态。邻居混混让他帮忙给姘头写一封信,他觉得写不写都无所谓,既然让他帮忙,就写吧。之后混混又让他帮忙做伪证,他也是无所谓。女友玛丽问他是否爱她,是否愿意与她结婚,他又是怎么样都行,纵使他知道她会不高兴,然而这就是他内心真实的回答。于是,我们似乎明白了,与其说他冷漠,不如说他太过真实。默尔索并非没有情感,并非是冷血动物。他只是认识到生命的无可选择,生命本身便成了一场虚无,虚无引导默尔索走向另一条更加坚定的道路—真实。如果说世界是一片荒原,那么种子一样的我们在存活中的孤独、黑暗、绝望和被抛弃,便是整个生命的大本真,一切条条框框的规则都是无意义,不重要的。

而后来,默尔索在法庭上的审判虽然夸张,却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人们不去探讨他杀人的这一行为,而是去批判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没有哭,甚至在他们看来,精神上的扼杀了母亲和那个亲手杀死自己父亲的罪名是同等的,检察官极力的煽动围观群众氛围,连默尔索本人都觉得他比自己的律师讲得好,而作为当事人的默尔索却自始至终都没有为自己发言,他在自己的审判过程中,始终是一个局外人,这何等的荒诞,却又何等的现实。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条条框框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道德约束,只是,这些约束和这些条框是怎么来的呢?是人性深处的需求还是从根本的自然之法而来?信仰是个人的事还是社会的事?道德准则适合每一个我们么?是谁规定了葬礼上必须得哭,收到礼物时必须做出高兴的表情,看到不幸时必须对之加以惋惜。联想到前几天的红黄蓝事件,网友们纷纷跑去讨伐众多明星们为什么不出来发声,甚至在某明星当天发泡脚的微博下进行攻击和辱骂。突然觉得这个世界才是荒诞,它已经充斥了太多被夸大的感情与道德,人们统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我们的行为不知不觉已经带上了浓重的戏剧化和形式化却不自知。我们害怕别人认为我们偏离了主流世界的价值观,害怕被隔离和边缘化,所以强迫自己成为这个世界所认可的人,耗尽一生的心力去争夺那些荣耀和标签。

这样看来,默尔索的悲剧是因为他太过真实,不接受所有的条条框框,漠视所谓的道德标准,他只是表达自己想说的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他的幸福也来源于他的真实。在加缪另一本书《西西弗斯的神话》中,他这样写到,“西西弗斯无声的全部快乐就在于此。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的岩石是他的事情。”联系默尔索最后的独白,“在我面对着这个充满了星光与默示的夜,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可以认为,默尔索是幸福的,在这个戏剧的大舞台,人人都是演员,只有他,是真实的自己。

而我,或者是我们,只能好好的做个形而下的人。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