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等待戈多

作者:叶夙致
主要内容

文学作品总反映着现存社会文化状况,或是预言即将发生在未来的故事。正如那句“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可否认,文学创作深受社会历史影响。每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其独特的呈现状态。就像古希腊时期,神话史诗中表现人神化(阿喀琉斯的个人式英雄、半神身份)和神人性(古希腊神话中的神或多或少带有人性,例如赫拉善妒,宙斯好色等),反映出人对神的敬畏和向往;又比如在工业文明迅猛发展的十八、十九世纪,出现的两大主流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前者强调个性自由、主观情感,带有夸张浪漫的想象力,后者反映客观真实的社会、完整有序的再现生活。而二十世纪的西方,资本主义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危机和社会战争接踵而至,这一时期的现代主义文学深刻的反映着现代西方人的异化感和荒诞感。

荒诞派作家以存在主义哲学为思想基础,对现存世界及其意义产生怀疑。而提到荒诞派戏剧,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就是《等待戈多》。的确,贝克特通过荒诞的人物关系(两个流浪汉是多年老友却无法真正理解对方,波卓和幸运儿在第一幕和第二幕身份的大反转)、荒诞的戏剧情节(流浪汉一直痴痴等待戈多,却并不知道戈多是谁、从哪里来)、荒诞的语言逻辑(戏剧中人物对话毫无关联互相矛盾,例如最后一幕,两个流浪汉说着要走的话,却仍像前一天一样,站着不动)和荒诞的舞台设计(几乎没有任何道具,舞台简洁到极致),讲述了一个“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走”的故事。对啊,听起来就是那么的不合逻辑、毫无道理。但剥开它古怪反常的外衣,让人们感到的是前所未有的真实。整部戏:一天傍晚、一条路、一棵树、一轮月、五个人。简单到显得空荡的舞台,荒诞到令人发笑的场景。但自从它面世以来,围绕着这部剧的讨论从未间断。

当我开始读这部戏剧之前,我就在想“戈多究竟是谁?”我也疑惑——为什么要等?等待的又是什么?就像“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同一本文学作品都存有不同的解读。人们精神文化与经济科技发展脱轨,同时经济危机和社会矛盾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尼采说“上帝死了”,西方世界的精神信仰崩塌,二十世纪人们开始重新寻找上帝,而“戈多”的出现就像是一个渺茫的希望。

常说二十世纪的文学作品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最为接近,最能表现我们的生存现状,也最能让我们与之产生共鸣。

一、现代人的孤独感——人与人之间无法交流

互联网发展这柄双刃剑,一方面使地球成了“地球村”,拉近了人类的空间距离,但另一方面,它的广泛运用也让人们为自己筑起了一道高墙,真正用心的交流接触愈来愈少。有时即使我们身处闹市也会感到孤独,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大家喝酒划拳好不热闹,但自己总会抽离,会被一种旁观者局外人的心绪缠绕;又或者眼前这人与你已经相识多年已成老友,但你们交流谈话时,总会觉得陌生,你不懂她他不懂你。就像埃斯特拉岗和弗拉基米尔这对老朋友。除了孤独感之外,戏剧中还有一组畸形、病态的依恋关系——波卓与幸运儿。波卓操弄、虐待幸运儿,但幸运儿并不讨厌,反而他还一心一意地想留在波卓身边。例如,幸运儿一听见波卓要将他卖掉便开始哭泣,爱斯特拉冈拿着手帕要替他擦眼泪时,幸运儿对这种“陌生人”的友好表示并不感激,相反,他狠狠地踢了爱斯特拉冈一脚。波卓与幸运儿这种畸形病态的依恋关系其实是就像现代社会存在的“施虐狂与受虐狂”关系,有学者认为这是一种想帮助个体逃避难以忍受的孤独感和无力感的冲动,他们的真正目标是与他人取得“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通过自我的分解而进入他人,从而导致完整自我和个性的丧失,只能依附他人而存活。

二、我们一生都在等待,等待什么、为什么要等、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等的过程。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中,

我们都知道两个流浪汉一直等待戈多的到来,小男孩告诉他们“戈多今晚不来了,明天准来”他们就继续等,每一天等待的结果预示着第二天等待的开始,如此无限循环。因而等待成为一种他们永远无法完成的人生状态,他们的等待没有任何缘由,也没有任何结果和意义。但他们又不能不等待,等待是作者赋予他们的使命,是他们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仿佛在他们的生命中除了“等待”便无事可做即使他们并不知道戈多是什么。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的生活轨迹:不停地戴帽子、脱帽子、穿靴子、脱靴子,琐碎生活的机械重复已达到极限状态,没有发展,没有变化,起点就是终点,生命就是无意义的重复,这其实就是贝克特想要表达当时他存在的社会现状。同样,对我们来说,一生又何尝不是在等待中度过:出生的时候,我们等待走出父母的怀抱,可以在地上玩耍嬉闹;上学了,又等待一次次升学,期待大学时代早日到来;进了大学,我们又等待毕业,希望离开象牙塔,在这天地独自闯荡;而工作后,又等待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有了孩子后,就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等待,我们开始看着自己的孩子等待着他们的一生。如果非要说“等待”的是什么,那么我认为是未来,是看不清摸不着的未知。而等待的意义是什么,我说不好,但是我觉得那就像一个“盼头”,这一生你总会有点儿什么期盼,才不会觉得白走这一遭把。虽然两个流浪汉除了等待别无选择,但是他们可以选择在等待过程中使自己的生命丰富鲜活起来,过得更有意义。而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一生都在等待,又在等待中度过一生,其实等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等的过程,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中,享受追逐梦想等待未来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岩.《等待戈多》一曲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寓言与悲歌[J],艺术百家,2010,1月下

[2].马丁·艾斯林.论荒诞派戏剧[A],贝克特——荒诞文学大师,长春:长春出版社,1995.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