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爱到极致,恨到深处

作者:禹小雨
主要内容

摘要:艾米莉以她唯一一部小说《呼啸山庄》而闻名,这是一部奇特而有力的小说,曾被许多人誉为英国语言史上最杰出的作品。虽然它一度被尘封但岁月的流逝终究没有遮住它的光辉。谁也无法否认艾米莉是一个天才,呼啸山庄浓缩了她全部思想和感情,凝聚了她全部的理解力和创造力。这本书蕴涵丰富的情感,崇高的爱恋和充沛的活力,特别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这种超越生死的爱恋,激烈如呼啸的山风。尤其是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强烈的情感,他爱女主人公凯瑟琳,视如珍宝,跨过生死,爱到极致。却同样也恨到深处,连带着痛恨这个世界,因为对他而言,她就是他的世界,他唯一的寄托。这种爱与恨燃烧的情感,是这部作品的基调。本文意在通过分析作品的主题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来探讨和评论这段爱恨交织的爱情故事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呼啸山庄爱与恨人物分析

ABSTRACT:EmilyisfamousforheronlynovelWutheringHeights,arareandpowerfulnovelthathasbeenhailedbymanyasoneofthemostoutstandingworksinthehistoryofEnglishlanguage.Althoughitwasoncecoveredwithdust,thepassageoftimedidnothideitsbrilliance.NoonecandenythatEmilyisagenius.WutheringHeightshasenrichedallherthoughtsandfeelings,andhasabsorbedallherunderstandingandcreativity.Thisbookcontainsrichemotion,sublimeloveandvitality,especiallybetweentheheroandtheheroine'slove,thislovebeyondlifeanddeath,suchastheroaringwindfierce.EspeciallytheheroHeathCliff'sstrongfeelings,hisdaughterheroCatherine,overthetreasuresoflifeanddeath,totheextreme.Buthehatedthedepths,andhehatedtheworld,forforhim,shewashisworld,hisonlysustenance.Theburningemotionofloveandhateisthekeynoteofthework.Thisarticleaimstodiscussandcommentonthislovehatestorybyanalyzingthethemeandcharacterofthecharacters.

Keyword:WutheringHeightsLoveandhateCharacteranalysis

一、引言

在英国文学史上,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1848)的《呼啸山庄》一直被人认为是一部最奇特的小说,是一部神秘莫测的怪书。《呼啸山庄》自从1848年问世之初就一直被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一部恐怖的、令人作呕的小说”。但到了19世纪后期,特别是20世纪,《呼啸山庄》却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推崇。读者开始接纳它的原因除了作者独特的叙事手法、环境设置和迥异的文风外,艾米莉也因此受到极高的评价。艾米莉·勃朗特在短短的30年人生中的经历是坎坷凄凉的,她把自己的经历、见闻和兄弟姐妹的不幸遭遇糅合在一起,设计了《呼啸山庄》男女主人公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小说中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的性格充满了狂放、暴戾之气,让人时刻处于风雨欲来的压抑之中。但是,当看到他与女主人公凯瑟琳的爱情时,又为他所付出的温柔、仁慈所折服,那样热烈而深沉的爱情啊!两个主人公复杂而心痛的爱情使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有时候爱与恨并没有区别,没有爱哪来恨,爱与恨都那么让人铭心刻骨。希思克厉夫一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极度的爱与极度的恨造就了《呼啸山庄》这部小说的最奇特之处。而他们俩过分尖锐的性格也是他们这段爱到极致恨到深处的爱情悲剧的原因。

二、小说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无疑就是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他们的爱情线是小说中最重要的部分。福斯特①指出,在《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以其分离开始故事,以其死后的结合结束故事。”毛姆②也认为小说中最感人的就是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我从未读过像《呼啸山庄》这样把爱情的痛苦、强烈、残酷描写得如此逼真的小说。”确实,我被他们强烈的爱情所打动,像一个小孩发现一个新鲜稀奇的小玩意儿一样,不能挪开眼睛,更不能迈开步伐,心被一下得被那么揪住。我从未读过如此感情激烈的书,没有遇见过爱得如此极致又怪异的恋人,他们的爱情于我而言是陌生的,同时又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无法自拔。但是文章的一开始,并没有马上述说他们的爱情故事,甚至没有提到女主人公,只是描写一个旁观者去拜访希斯克利夫所遇到的非人的冷落。开头的剧情无聊到让我一次又一次的想弃书,直到女仆将这段凄美的爱情向房客娓娓道来时,小说才真正开始了,精彩也刚刚开始。可是如此热烈的爱情故事只占到小说内容的一半,女主人公就去世了。但是爱情依然还在,他们的爱情不是通过他们一度享受的快乐来呈现的,而是通过他们忍受的苦难来呈现的,因此才格外动人。这以后,希斯克利夫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她的凯瑟琳。“因为对我来说,又有哪样东西不是跟她联系着呢?又有哪样东西不令我想起她呢?我低头看着这屋内的石板地,她的容貌就出现石板上面!在每一片云里,每一棵树上,她的形象环绕着我。整个世界成了一个可怕的纪念品汇集,告诉我她存在过,而我失去了她。”③这样的痛苦,岂是你我能体会的。整整18年,他对她的思念从来没有减少,这就是所谓的坚如磐石吧。那么她深深爱着的凯瑟琳又是怎样的呢?凯瑟琳将她与希斯克利夫一起度过的童年存留在成年的记忆里,对此无限留恋,以致她与希斯克利夫分别后说道“我过去整整七年的生活成个空白!我回忆不起来有这么七年的生活”。④小说结尾处,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的鬼魂在荒野上漫游,他们的爱情超越了生死,成为了永恒。

三、希斯克利夫的性格特点

在我曾经读过的小说中,我从没有见过性格如此怪异的人,如此的暴戾、厌世、仇恨。可是在面对凯瑟琳时,又是如此的深情与纯真。凡是看过《呼啸山庄》的读者,大多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十分欣赏希刺克利夫,欣赏他爱的纯真、质朴、野性、至死不渝;一种是对希刺克利夫不以为然,认为他变态、冷酷、无法同情和理解他那暴风雨一般的激情和爱恋、毕竟19世纪离我们已经太过遥远,重读《呼啸山庄》的我们已经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时空。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偏执的人,他爱上了一个人就为之牺牲一切,为爱不择手段,爱她到死,在英国北部风声犀利的荒原沼泽上,在一段封闭原始的时空里,又黑又脏的小野孩希刺克利夫爱上了带给他全部幸福与痛苦的凯瑟琳。希斯克利夫是一个弃儿,靠在街道乞讨为生,直到老恩萧把他带回家,他的质朴和真诚赢得老恩萧的喜爱,爱他甚至超过自己的儿子。这弃儿的身世和遭遇对他怪异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希思克利夫,开始时也只不过是一个初涉尘世的孩子,像是“上帝丢下的迷途羔羊”⑤,在霄鸣闪电、黑云压顶的山庄寻找人生之路,寻找庇护之神。老恩萧拾回这只“迷途羔羊”并特别地喜欢他、宠爱他。他书中写道“希思克利夫这孩子性格阴沉,很有耐性,对虐待也习以为常了。辛德雷动不动就对他拳打脚踢,但他却从来不哭。老恩肖先生叫他`没爹娘的孩子'一见辛德雷打他就生气。希思克利夫说什么他信什么,老是宠着他;这样从一开始希思克利夫就给家庭带来不和,因为辛德雷觉得新来的人把父亲的疼爱都夺去了”⑥。因此在他唯一的庇护所老恩萧去世后,他的儿子辛德雷对他进行一系列的令人发指的暴虐与侮辱,“他对待希思克厉夫的那一手,足以使一个圣徒变成恶魔”。这是导致他形成怪异性格的主要原因。面对欺辱,他只能选择忍耐,他能忍受辛德雷的拳头,眼都不眨一下,也不掉一滴泪。他正像呼啸山庄的石楠,熬痛历雪,顶烈日,抗严寒,忍气吞辱,顽强地活粉。也正是由于长年累月的被虐待、受折磨,养成了他的特有的一种顽强的,更准确地说是一种顽固不化的性格,并植下一顺“生不复仇,死不冥目”的种子。这颗种子的萌芽时期就是在他们误闯画眉山庄开始的,画眉田庄与呼啸山庄的环境截然不同,那里到处是舒适、优雅、富贵的景象,是资产阶级文明世界的象征。凯瑟琳因被画眉田庄的狗咬伤而要在那儿住上一段时间,在画眉田庄的彬彬有礼、雍容华贵的氛围及周围人刻意的影响下,凯瑟琳不再是一个“不戴帽子的小野人”了,而成了一个端庄、优雅的美人,漂亮衣服、奉承话增强了她的自尊心,她的举止开始变得温文尔雅,懂得无礼是羞耻的。

而此时的希斯克利夫由于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几乎是完全舍弃自己了,早起晚睡,繁重的苦工活已磨灭了他对知识曾有的好奇心和热爱,儿时由于老恩萧对他的宠爱而注入到他内心的优越感消失了,他的内心堕落了,外表也随之显得萎靡不振。强烈的对比使他感到无比的自卑,而自卑是爱情的天敌,他们的爱情从这里看注定是悲剧了。这颗种子在凯瑟琳与埃德加结婚后彻底形成,他唯一的寄托,他黑暗世界唯一的光亮也没了,他又成了一个弃子,被自己深爱的伴侣抛弃,使他全面走向黑暗。他对凯瑟琳的极致的爱变成极致的恨。离开家三年后有为而归,对身边的人进行狠狠地报复,也最终导致凯瑟琳的香消玉殒。

四、凯瑟琳的性格特点

凯瑟琳出身的家庭是富裕的,她是一个备受娇宠的小女儿。在她惹祸后总可以凭借漂亮的脸蛋、甜甜的嗓音来逃脱惩罚,她是一个淘气、傲慢、野性十足的孩子。可一个如此乖戾,一个可以把大家搞疯的小女孩却心甘情愿的陪伴着无依无靠的希斯克利夫,他的陪伴是他黑暗世界唯一的光亮。她是真挚的、纯真的、热情的,他的心就是再冰,也被她温暖了吧。可是事情的转折也是发生在他们误闯画眉山庄的时候,对这个“文明世界”,两个伙伴首次在心理上产生了对立,希斯克利夫嘲笑着“文明世界”里枯燥无聊的生活,而凯瑟琳则被画眉田庄舒适的生活,美丽的景致所迷惑。这次的心理观感不同给日后两个人的爱情悲剧埋下了隐患。“如果我是完完全全都在这儿,那么创造我又有什么用处呢?在这个世界上,我的最大的悲痛就是希刺克厉夫的悲痛,而且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且互相感受到了。在我的生活中,他是我最强的思念。如果别的一切都毁灭了,而他还留下来,我就能继续活下去;如果别的一切都留下来,而他却给消灭了,这个世界对于我就将成为一个极陌生的地方。我对林敦的爱像是树林中的叶子:我完全晓得,在冬天变化树木的时候,时光便会变化叶子。我对希刺克厉夫的爱恰似下面的恒久不变的岩石:虽然看起来它给你的愉快并不多,可是这点愉快却是必需的。耐莉,我就是希刺克厉夫!他永远永远地在我心里,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并不见得比我对我自己还有趣些,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⑦从这段堪称绝唱的爱情表白中我们可以看出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的爱,这种爱是同一性的,是纯粹的。而他对埃德加的爱是世俗的爱,是为了将来生活考虑而作的选择。她爱着希斯克利夫却又选择了埃德加,不能单纯的说她是自私或者虚荣。她固执的试图在希刺希斯克利夫和林敦之间构建一种和谐,不过结果事与愿违,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不仅失败了,还让她遭致希斯克利夫和林敦的共同怨恨。正是在这种绝望的心境下她开始绝食、生病,最终魂归离恨天。所以说,凯瑟琳具备双重人格,她既要“树叶”———“世俗之爱”,又要“石头”———“纯粹之爱”。她试图在两者之间牵线搭桥,却因为两者本性上的水火不容终致玉石俱焚。

结论:

全书围绕着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展开,从两小无猜到彼此深爱再到又爱生恨最后是由恨转爱。这些爱恨情仇交织,这些激烈的感情碰撞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可是它又是凄美,是一部爱情悲剧,而这个悲剧很大原因是主人公的性格导致的。希斯克利夫极度的报复心和毁灭性,造成了凯瑟琳的死亡,而凯瑟琳双重的性格又是促成希斯克利夫报复的根本原因。《呼啸山庄》不仅是一部社会悲剧,更是一部爱情性格悲剧。

注释:

①爱德华·摩根·福斯特(EdwardMorganForster,通称E.M.Forster,1879~1970)是20世纪英国作家,其作品包括六部小说,两集短篇小说集,几部传记和一些评论文章。

②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阿金》等。

③-⑦均引用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原文。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M]

[2]陈明霞.空间与人性——《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人性之解读[D].安徽大学,2010.

[3]冯岭.《呼啸山庄》人物形象的深层阐释[D].吉林大学,2004.

[4]]蒙柱环.《呼啸山庄》希思克厉夫和凯瑟琳的自私性[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99-101.

[5]高继海.《呼啸山庄》的主题与叙事[J].外国文学研究,2008,(03):108-115.

[6]]张薇.《呼啸山庄》主人公性格解读[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4):22-23+26.

[7]许淼,孙中明.论《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之爱[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04):34-35+40.

[8]薛丽敏.爱与恨的燃烧[D].郑州大学,2006.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