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跟我向往的完全不同,过去我一直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去上了,但是我现在上选修课也就是为了修满我的学分。”就读于伊犁师范学院的雷丽失望的说道。
目前中国的高校都普遍开设有选修课,对于选修课很多同学都和雷丽有着相似的感受,认为大学的选修课和自己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选课到底难不难
关于选课难不难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王洁同学。他对记者如此说道:“我觉得选课挺难的,选课的时间较为集中。选课时教务网时常崩溃,令我感到选课很烦。”
来自常州大学的大一学生朱敏也调侃道:“选课真的让人心累,选课考验网速和手速,二者缺一不可。”高中时期朱敏就憧憬自由的大学生活:“到了大学我们就会有很多的自由时间了,还可以有选修课。我终于可以选自己感兴趣的课来学了,多好啊!”可是,选过课之后她确觉得大学的选修课并没有自己预想的那么美好。由于选课时学生较多,根本就进不去学校的教务网站。后来终于进入教务网站之后,自己感兴趣的课也已经满员了,并且自己喜欢的课程也没有开设那么多。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晓帆同学还开玩笑说:“我们缴了学费,校方却把课程放在教务网上让我们自己去抢,那我们把学费也放到网上让他们去抢可好?”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是还是可以看得出晓帆对于校方让学生自主选课的方式不太满意的。
同样的问题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计科系的大一同学李欣却说:“我觉得选课不难啊!刚开始教务网系统崩溃真的让我很无奈,但是只要坚持不懈的一直刷新还是可以选到课的。”虽然最后李欣选的课也并不是自己很感兴趣的课,但是他还是认为选课是并不难的,只是学校开设的选修课没有那么多种类罢了。
伊犁师范学院大二的学生雷丽告诉记者:“选课并不难呀!我就是在通知下来的一瞬间立马登录教务网站的,虽然没有选到感兴趣的课程,但还是顺利选到课了。”对于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她认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也没有很多种类的课程尤其是自己喜欢的课。
刘倩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大二工商管理系的学生,她平时就十分喜爱摄影。虽然大学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但是她还是会经常在课余的时间带着她的相机出去,拍美丽的风景或动人的瞬间。
“我觉得选课不难呀!就像我就选到了我喜欢的摄影课啊!”对于记者提出的选课难不难的问题刘倩如是说道。此外,她还说道:“很多大一的同学认为选课难是因为大一的课比较多,或许自己感兴趣的课会跟现有的课程冲突。大二、大三以及大四的课比较少,所以可以选到喜欢的课。”
据记者调查发现,部分同学认为选课比较难,一方面原因是当选课大军同时登陆教务系统就会造成教务系统的崩溃,导致很多学生进不去教务网。另一方面原因是选修课与学校安排的课程存在冲突,因此很多学生无法选到心仪的课程。
就学生认为选课难是学校教务网站不给力这一问题,记者也采访到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教务科的胡雅妮老师。胡老师说道:“自主选课是未来的一种趋势,可谓是大势所趋。对于由于网络原因造成的选不到课这种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另外胡老师还说:“学校开放教务系统的选课都是针对全校的学生的,也不存在让某一年级先选的限制。对于大四的同学由于他们在校时间比较短,学校也会建议他们选择一些网络课程。”这样一来既能够使大四的同学顺利的修满学分,同时又能够避免大四的同学跟低年级的同学抢课了。
选课态度知多少
“学校开设选修课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自己专业之外的能力。”对于学校开设选修课的目的王洁同学有着清醒的认识。可当记者问道学习选修课是真的是兴趣所在还是纯粹为了挣学分时,王洁对记者说道:“一半一半吧!如果选到的课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那肯定就是兴趣所在才学的,但是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那肯定就是为了挣学分喽。”
这一问题不只是王洁有这样的看法,在记者采访的大多数同学中都赞同“一半一半”的说法。当然,也有非常坦率的同学。
“当然是为了修学分啊!”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白露同学如此对记者说道。对于白露来说平时自己的专业课任务就已经很繁重了,而且学校开设的选修课基本也没有她感兴趣的,所以学习选修课对于她来说就是为了修学分。
胡老师也说到:“有真正喜欢的也有为了挣学分的,但是挣学分也是会考虑是否会喜欢以及所选的课程是否好过等因素。”
关于对待课程态度方面高校中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听过这一说法,胡老师听记者提到时也是微微一笑。“选修课学生肯定是能不上就不上啊。”胡老师认为学生对待选修课的态度确实大多是如此。
此外,学生在调查中还发现,对于自主选课和学校排课,学生基本都是认同自主选课的。王洁就对记者说道:“当然是自主选课比较好啊!谁会喜欢学校安排啊!”确实,自主选课使学生获得了一定自主权,就目前来看是一种比较民主的方式。
自主选课方便的不仅仅是学生,胡老师也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作为教务科的老师来说我当然是觉得不错,不然每个学生都跑到教务科来了。而且自主选课可以自己想选什么就选什么。”所以这种方式对于学校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关于学生在选修课堂上的表现记者也采访到了一些学生。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刘强同学评价他们的选修课课堂是“严肃而不失活泼”,他说:“基本都认真听,毕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门课。”之前选课的时候他也并不是很了解他所选的这门课,但是上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觉得他还是挺喜欢这门课的。
对于如何上选修课于杰则告诉记者:“一般都是玩手机,听到有意思的地方的时候就会认真听两句。”于杰觉得选修课就该多开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而不是一些生硬的概论之类的课程。比如她一直想多了解一些民族风情这些方面的知识,但是学校却没有开设这类选修课程。
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李欣也认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种类太少了,他说:“我一般都是玩手机度过漫长的选修课的,老师讲的太没意思了。”他觉得选修课基本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真正喜欢的课程非常少。
发展遇到的阻力
选课制是起源于欧洲高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随着其不断推广,中国高校目前也普遍实行这一管理制度。其目的就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愿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同时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对于学校实行选课制也就是开设选修课的目的还是有着比较客观的认识的。在采访中倩倩就告诉记者:“学校开设选修课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多的学习一些自己专业之外的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但是就目前来看选课制在高校中的发展还是面临着比较多的问题的。就像李欣告诉记者的一样目前学校所开设的选修课种类还是太少,学生感兴趣的更加少。
就读于常州大学金融专业的朱敏就告诉记者:“我平时比较喜欢打游戏,所以我特别希望学校能开设一门电竞方面的选修课。”她认为目前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都是比较枯燥无聊的。
对于这种现象胡老师则认为目前来看选修课的目的还是基本达到了的。对于学生是否能选到喜欢的课胡老师说:“这跟学校以及院系的设置有关,院系也没有强迫学生必须选哪些课,都是要看学生愿意上哪些课。”
学校的选修课程过于呆板这是目前在多数院校中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同学都向记者反映过这种现象。但是增加选修课的科目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的过程,这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力量才能完成。
选修课应多样化
目前高校中开设的选修课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统的学生到教室去上课,老师做“寂寞的独舞者”而学生则是“沉默的大多数”。另外一种就是网络课程,就是学生选择在网络上通过观看一些名校的讲师录制的视频学习,考试也是在网上完成。这两种形式的选修课基本适用于全国的高校,网络学习的方式虽然不再让老师是“寂寞的独舞者”了,可学生是否依旧是“沉默的大多数”呢?
在记者的采访中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露露就说道:“通常都是到了快期末的时候才想起来赶快把网络课程上面的视频刷完。”至于考试她通常都是从网上找的答案。
但是刘倩却对记者说:“对于选修课我其实更加喜欢网络课程,因为那些网络课都是一些名校的老师讲的,我觉得更能调动我的兴趣。而且这种课是在寝室就能学的,不用再去教室时间上也相对自由一些。”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利又有弊的,有人热衷于选择网络课程就会有人不喜欢。小王就是因为担心视频太多刷不完所以不敢选网络课程。
对于选修课露露就告诉记者:“其实,如果学校开设的选修课都是比较有意思的课程我还是很愿意多学一些知识的。”不只是露露有这样的想法,记者采访的很多同学都认为选修课的形式应该更多样化一些,这样才能更大程度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选修课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作用。
除此之外避免选修课与必修课程之间的冲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信当以上问题都得到充分解决之后,大学的选修课程就会是大家所憧憬的模样了。
(本文中出现人名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