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

作者:杨小闹
主要内容     

他生于腐朽的晚清,长于变革的民国。他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却又提倡新学,主张废除祀孔读经。他看似矛盾,实则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他就是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

先生的一生颇为传奇。17岁考中秀才,18岁便设馆教书。青年时期又连续中中举人,取进士。可以说,先生年纪轻轻便取得了封建士人一生所追求的成就。一般来说,得到了时代的肯定便会誓死为这个时代效命,可先生的身体里流淌着求新的血液。甲午战争后先生开始接触西学,许是杰出的知识分子总是高瞻远瞩,先生看出了封建文化的种种弊病,他跳出封建牢笼,积极提倡新学,宣扬民权思想,支持新文化运动。

与胡适等激进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不同,蔡元培先生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先生任北大校长期间出现了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一幕:同一间教室里,编满清辫子,着长袍马褂的保守派学者滔滔不绝地谈论魏晋文学,留短发,穿西装的新式学者侃侃而谈西方文学。要知道,先生所处的时代正是古文与白话文矛盾最激烈的时代。先生在北大任职期间,北大有条不成文的规定,允许校外生自由出入,旁听这个最高学府的课程。这种敢于接受不同文化,乐于传播自身文化的态度不是与如今文化复兴之路的内涵恰好一致吗?

先生辞去北大校长职务时,被外界说成“北大怪人”的辜鸿铭先生惋惜地说“中国不能没有皇帝,北大不能没有蔡校长”。学者黄炎培也曾说:“有所不为,吾师之律己,无所不容,吾师之教人。欲人知求真一本自由,记从长绍兴中学,以至长北京大学,弗逾初旨。晚而主持科学研究。广纳众流,一贯斯道,从德量浑涵中,确标趋向,嗟余小子,心传窃奉终身。”

在新旧文化交锋的特殊年代,先生并没有偏执地站在某一方,而是准确地把好了时代的脉搏,对症下药,使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交相辉映,为近代教育的大厦打好了坚实的地基。

先生离世已有70余载,可他的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在时间的冲刷下仍未褪色!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