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记忆不是很好,最近发生的很多事都是记得模模糊糊。以前的事情倒是没怎么忘,反而有时还会经常想起来,莫名地去怀念。颇有一种得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感觉。
大概是六到八岁左右的记忆吧。那是我上学放学必经的一条路,也是城中村通往外界的路。那个时候非常的热闹,路的两旁有花鸟市场,猫狗市场,批发市场,菜市场。
早上很早就被婆婆叫起来了,吃完早饭,爷爷提上我的书包,就走路去学校。路上我不会很专心,每天早上都喜欢一边走路一边去扣路边电线杆或者广告牌上的“办证”之类的小广告,扣一会儿,抬眼看爷爷已经走出很远了,就小跑着追上去。然后又开始扣新的。又追。爷爷一般都只是自顾自地走在前面,除非他手表上的指针提醒他时间紧迫的时候,他才会转过头来,朝我说一句:“走快一点,来不及了。”
他总是习惯早上送我走路上学,明明有三站路远,走路大概需要半个小时,他仍然还是坚持早上送我。其实我中午放学回家和下午上课都是自己坐公交去。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很喜欢自己走路回家。下午总是给我一种时间很充足的感觉。因此我总是喜欢走到各种市场去逛一逛。
我记得我最喜欢逛宠物市场。先看鸟,听听老板逗八哥说话,听听客人和老板讲价钱。听烦了就去看仓鼠松鼠之类的,看他们在木屑里拱来拱去,卖仓鼠的老板实际上是卖鱼的,只不过我不喜欢看鱼,所以只爱蹲在鱼店外面看老板的副业,仓鼠松鼠蛇蜥蜴之类的。再去绕着猫狗市场走一圈,逗逗狗,只要一凑近玻璃,小奶狗们就会一拥而上,望着你叫,不断地跳跃。狗市最热闹的时候,什么品种的狗狗都有,让人目不暇接。
天色还不晚的话,还会去花市逛逛。那个时候算是绵阳市最大的花市了吧,各种植物,还有各种假山什么的。那个时候人小,总觉得就像在森林里探险一样的。看完花市就基本没什么看的了,就一蹦一跳地回家吃饭。那时有一家开了好多年的油茶店,除了油茶还卖黑米粥。当然咸鸭蛋啊,白煮鸡蛋啊什么的也都有。从我有记忆起就知道自己一直在吃了。早上刚刚到店里,阿姨就会叫着我的小名一边说,“今天还是吃油茶吗,不要榨菜,多放shan子(不知道该怎么写,就是那个脆脆的shan子)是吧。”然后拿个小孩子用的小勺,帮我搅拌好了才端给我。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数接下来的客人会吃油茶还是黑米粥。基本上数下来吃的人都差不多,但如果恰好那天吃油茶的人比较少的话,我就会有一点为油茶感到惋惜。因为我很喜欢吃油茶。
还有一家米粉店。其实油茶店和米粉店挺多的,如果说那家油茶店给我一种牵绊的感觉是因为店里的阿姨就像亲人一样的话,那么这家米粉店大概让我怀念是因为它的泡菜好吃。一般的米粉店的泡菜都是泡的青菜,而那家店却是白菜,不仅仅是白菜,还是仅泡了一天的白菜。我婆婆把那种只泡一天的泡菜称为“鲍危子”(音译),不咸,还有一种甘甜,总之十分爽口。我记得我那时每次去那家吃米粉,几乎要夹一个小山高那样的泡白菜在碗顶,然后大吃特吃。米粉店真的很多,但是后来几乎遇不见再有那么好吃的泡菜的米粉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