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下的财富分配趋势呈现三个方面:一是橄榄型。指的是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相对较少,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基本特征是“两头小,中间大”,以数量庞大的中产阶层为基础。典型代表为美国。国内存在少量工业、制造业,产能大部分输出海外,将其他国家作为他的金字塔底层,并通过石油美元掠夺他国工业利润,少量的富人吃肉同时提供就业机会并拿出部分收益出台福利政策,以保证大量的中产有汤喝、少量的无产不饿死。
二是金字塔型。它是与“橄榄型”分配结构相对的一种分配结构,即低收入者占大多数的分配结构,是一种穷人占绝大多数而富人占少数,同时贫富差距较大,以数量庞大的劳工阶层为基础。在金字塔型中,经济社会资源的分配存在很大问题,贫富分化比较严重,阶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比较激烈,没有庞大的中产阶层作为缓冲带。代表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等。比如当前流行的“仇富”、“仇官”等社会不满和怨恨情绪就是明证,这也是诱发社会泄愤等大规模群体性冲突事件的“助燃剂”。
三是M型。是指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双峰结构: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收入高的一小部分人和收入低的一小部分人,各居收入群体两端,并且彼此的距高越来越远,大部分人(中产阶级)则向下沉沦为中下层阶级,如同M型一般,整个世界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写照。日本趋势学研究者大前研一以日本近20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类型的判断,即,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阶层,除了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少数的高收入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于是,社会像个被拉开的“M”字。事实上,美国比日本更早步入了M型社会。现在,美国最有钱的前1%家庭,只要拿出财富中仅1%的收入,等于社会底层两千万家庭的收入总和。有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有85%以上的人开始沦为中下阶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不断扩大,对于当前我国是否属于“金字塔型”分配结构,学者们各抒己见。但收入差距过大并呈现继续拉大的趋势,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一方面,富人们在世界各地购买豪宅、名车及各种奢侈品,令发达国家的民众都不禁感慨“中国人有钱”;另一方面,我国大多数人只是初步进入小康,甚至还存在众多的贫困家庭。在我国,人民群众对收入差距拉大已经存在很大意见,并且成为许多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如果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另外,在中国,最高收入及最低收入的群体差异高达10倍,而一般国外标准约为5~6倍左右。贫富日益悬殊,原地踏步就会变成中低阶层。虽然经济日益增长,人们的工资在增加,但同时开支也在加大,尤其是以教育、住房及医疗为主的支出费用上涨迅速,对工薪者而言,生活负担日趋沉重。虽然人们的收入是增加了,但支出的增加比收入更高。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丁元竹指出:“中国的整个社会结构还没形成橄榄型就已经逐步呈现M型了,本来很弱的中间阶层在往下塌陷。”所以,在中国,中产阶层实际上也是在日渐消失的,M型社会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针对我国出现的“国富民穷”的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可以促使众人的奇思妙想变为现实,涌现出更多各方面的“专业人士”,让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更好地发挥我国人力资源雄厚的优势。另一方面,采取包括“双创”在内的各种方式,允许和鼓励全社会勇于创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助于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然而,资本与权力带来了众多好处,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由于经济运作出现问题,监督体系存在缺失,一些人掌控资本与权力,拿它来做夺人利己的事。比如寻租问题。是指在没有从事生产的情况下,为垄断社会资源或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所从事的一种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租金的活动,被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
这种活动间接造成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阻止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施。一是直接浪费了经济资源,利用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游说的结果,对寻租者来说可能更有效率,但对社会来说没有效率而言。而企业向政府争取优惠待遇,利用特殊政策维护自身的独家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