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五的下午,我们有幸参加了第一次在蓉城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暨媒体融合发展峰会,本届大会主题为“新视界•新使命•新动能。
我们跟车来到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水晶厅,大家开玩笑说好好看看,大概以后没别的机会再来了。
首先是人民网副总裁唐维红担任主持,她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观点,媒体们从形式上的合。第一位上台演讲的是人民网总编辑余清楚,他讲的主题是《移动优先视频优先》。他提出这是一个“融时代”,今年是一个直播年,视频年。人民网的记者有“三不”:外出不带纸,不带笔,不带电脑;“三会”:会直播,会做视频,会当主持人。并且提到了人民网在十九大期间的直播,带来了相当高的流量和观看人数,并强调了直播期间很多出镜主持人都是记者们本人。提出“这个年代,人人都是主持人。”多次强调了要跟从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十九大政策方针,宣扬正能量。当然能理解,作为一个大型媒体企业,要时刻跟从党、政府出发。但不免要想一想,那些社会存在的负面情绪要何处何时何地宣泄。在演讲中,余清楚多次提到了要颠覆传统媒体,传统纸媒已经在逐步退化,新媒体正在崛起。要多去搞搞视频、直播,做好移动媒体。
接下来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副总裁郑蔚,介绍了她们优酷新开发的“竖屏产品”,以往人们习惯了16:9的横屏尺寸,现在数据表达,在中国,2016年较2010年相比,移动网民的规模、智能手机保有量、移动网民、3G/4G用户量都成倍增长着,最大达到20倍之多。由于如今时代时间碎片化、消费场景化、操作便捷化,人们需求占有和效率的两个极端,更需价值和深度的传播内容,优酷为了提升用户体验,从数据和现实中分析创新,出现了“竖屏”。如今是短视频的风口,人们对互动性、实用性、传播性要求更高。比较出名的二更视频在这些方面就做的比较好。郑蔚还提到了优酷新出的“辣报系列”,其跟随时代的脚步和创新让人不得不为之称赞,不愧是有名的媒体企业。
接下来演讲的是一位比较有趣的大咖,腾讯媒体合作总经理王永治。众所周知,腾讯视频在媒体中也是巨头之一,王永治提出“能用手机完成的就不用笔”。相对比前后,这位总经理用其丰富幽默的类似东北口音的腔调,为我们展示了一系列社会现状,分析了移动端用户时长、流量增长主要来自短视频,而文字阅读效率已经下降。“不在现场,就在去现场的路上”。王永治用其丰富的媒体经历告诉我们时代如今在流行短视频,短视频如何才能做好,并且批评了文字阅读,新闻性与可看性分离的现象。最后分享了一段顺口溜,关于新闻短视频制作宝典。
最后一位学术界大咖,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女士。她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学术上关于《智能化传播与专业价值观》的探讨。她表示如今时代从互联网到人联网,从信息传播到智能传播的一个转变,并举例“机器公民索菲尼”。明显就能感觉到业界与学界的不同,业界利用实体案例更加生动形象,学界相对来说知识含量更高,却也更显枯燥。
在接下来的圆桌对话中,使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人民日报媒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玉林提到的“纸媒做视频是新手,更加有创新创意”。
以上我提到的这些,在我的眼中心中所看所想到的,是人们都在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跟随潮流前进。在座的所有人都在谈论着媒体与过去的不同,自身所在媒体发展的利弊,没人说,我们当下很好很强大,不需要改变。所以,当世界都在发展时,我们有什么理由停止不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