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序言
(一)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时间:1946
(二)出版国家:美国
总体影响:
1.《菊与刀》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1949年出版日文版,在美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本书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这本书也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2.1944年,二战中的日本败局已定,美国急于制定战后对日政策。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受华府委托潜心研究日本,《菊与刀》就是这一研究成果:一个作为文化问题的战争军事问题报告。其研究意见不仅为美国军事外交决策所采纳,也被日本本土称之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是文化人类学者研究日本的经典性著作。
二.本论
(一)1.内容:
二战后,美国为制定对日政策动员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研究日本,女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的委托写出《菊与刀》一书。这本书实际上就是本尼迪克特在研究日本及日本人后所作的一份报告。该报告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以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还参考了大量的书刊以及日本文学和电影,得出了日本政府会投降并且要保留天皇、利用日本原有的行政机构统治日本的结论。
“菊与刀”,分别用日本皇室家徽‘菊花’和日本武士精神‘刀’这两个最具象征意义的事物,来揭示日本文化和日本人性各的双重性。在书中作者运用文化人类学研究方法对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础、社会制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剖析以上因素对日本政治、军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面历史发展和现实表现的重要作用。
3.结构:本书共分十三章,框架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提出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第一、二章)
(二)基本视点(第三、四章)
(三)有关日本文化核心内容的论述(第五至九章)
(四)总结日本文化、日本人性格的特性并剖析形成原因(第十至十二章)
(五)补充论述及对于未来出路的探索(第十三章)
2.目录:本书共包括十三篇,每一章都有不同的主题内容。
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明治维新
第五章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洗刷污名
第九章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投降后的日本人
(二)扩展阅读:《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原始文化》——爱德华·泰勒马克·赫兹加德
《鹰的阴影—为什么美国既令人着迷遭人痛恨》——马克·赫兹加德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林达
(三)学科理论:作者是从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角度来看待日本,但确实系
统的阐述了日本的性格、思维特点,以及在此基础上日本人行为的内在依据和意识动向。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
学术观点:由于作者本尼德克特自己并没有真正到过日本,只是单单从美国的日本侨民或二战俘虏那里总结出了到至今任可受用的结论。但是作者却是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对东方文化不太可能有充足的了解,所以有些对日本或是东方文化的理解是有偏颇的。
(四)评价:假若要了解日本,《菊与刀》是一本好书。但是也有它的不足。因为作者本人当时并未到过日本,仅仅从美国的日本侨民和战俘中考察,得到的一些观点并不能将日本或是东方文化理解透彻。
结论:《菊与刀》清晰的表达了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虽然在我们看来日本人的双重性格貌似很难理解,但是不难看出,这两种性格融合在了一起,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所属范围的人类的世界换、人生观,以及一个民族的传统社会心理的形成是分不开的。
四.参考文献:《四十七士物语》
《评价与批判》——川岛武宜
《德川家康传》——一条瑜
《日本史》——约翰·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