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玩偶之家

作者:曹婷
主要内容     

《玩偶之家》是挪威作家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作品,作为现实主义代表人物,该作品强烈的表现了易卜生的社会批判意识,因此小说也被称为“社会问题剧”。

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一直以来被丈夫海尔茂当作金丝雀一样保护、疼爱,然而娜拉却因救生病的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向柯洛克斯泰借钱。纸包终究不住火,几经周折事情败露了,在海尔茂知道事情的真相后,漏出丑陋的嘴脸,以犀利的言语讽刺娜拉。后来海尔茂得知事情已有了回旋,“变脸式”安慰娜拉、呵护娜拉,但是娜拉的心灵已经得到了唤醒,她认清了海尔茂,为了追寻自由,做一个独立的人,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在情节发展的高潮部分,易卜生对海尔茂安排的一段话我十分喜欢,摘录在此。“嘿!好像做了一场恶梦醒过来!这八年工夫,我最得意、最喜欢的女人——没想到是个伪君子,是个撒谎的人——比这还坏,是个犯罪的人。真是可恶级了!哼!哼!其实我早就该知道。我早该料到这一步。你父亲的坏德性——少说话!你父亲的坏德性你全都沾上了——不信宗教,不讲道德,没有责任心。当初我给他遮盖,如今遭了这么个报应!我帮你父亲都是的了你,没想到现在你这么报答我!”这段话生动形象的刻画了海尔茂自私自利的性格,暴露了人性的贪婪。每个词语的编排在我看来都是作家精雕细琢而成的,将几个字、几个字喷出的话,连成一段,更具犀利,精辟性,更能够让读者深刻的感知小说的情境,并将自己代入情境从而产生共鸣。

读了这部小说我们一定会产生一些思考:《玩偶之家》何以享有“现代妇女解放的宣言”的极高命名?一系列问题的探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得到的高度赞誉是具有合理性依据的。《玩偶之家》较之前人创作的有关妇女一类文学作品确有明显的区别。我针对所学、所想进行了就两个方面进行了总结:

一方面,在《玩偶之家》创作以前的发展里,那时的作家大多写妇女争取解放,大都局限于反对封建婚姻,争取同自己理想的男子结合。例如莎翁《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为冲破家长制牢笼与有情人终成眷属做出一系列反抗斗争,最后成为家族间恩怨的牺牲品的故事;然而《玩偶之家》则突出了男女平权的问题,极尽的展现了娜拉对于男权主义的叛逆,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男权社会的独立自尊的女性形象。

另一方面,我们将小说放入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男权主义社会,女性的独立意识被禁锢,娜拉的出走足以引发当时社会的一场舆论轰动。这场出走必然的引发了关于女性在当今社会如何获得自由解放的一系列问题,时至今日仍能引发人们的争论和思考。例如胡适先生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的《易卜生主义》就娜拉的出走提出自己的思考。胡适先生作为对娜拉的出走提出系统看法的第一人,他说:“娜拉出走象征她精神的觉醒,即有了个人意志,并懂得为自己负责。如果精神觉醒了,走与不走就无关紧要了。”在胡适先生看来娜拉的出走这一行为不是读者产生各种联想的根本动因,精神意志的觉醒最为关键。继胡适先生之后鲁迅《娜拉走后怎么样》,矛盾《娜拉的纠纷》等都对各抒己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娜拉出走这一问题的剖析我个人是比较赞成胡适先生的见解,读过《海上夫人》这一书我们就能直观的看到这部小书与胡适先生谈娜拉出走这一问题见解的契合。

最后做一个简短的小结,读完这部小说,另我印象深刻的原因之一就是易卜生将日常生活稀疏平常的事情变得传奇;小说内容的激烈矛盾冲突,人物间的复杂链条关系,都能够激发我的阅读兴趣,让我沉入其中反复思考。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