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杜甫草堂(以下简称杜甫草堂或草堂)座落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在此生活三年零九个月,共留下诗歌240余首,其中包括《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春夜喜雨》等名篇佳作。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倾毁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重结茅屋。至宋代又重建,并绘杜甫像于壁间,始成祠字,此后草堂屡兴屡废,其中最大的两次重建,是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基本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1952年,杜甫草堂在经全面整修后,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后,通过草堂员工不懈开拓进取,如今的草堂已发展为占地270余亩的历史文化名人纪念性博物馆,形成了古建与园林交相辉映、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结合,典雅朴质,颇具诗人故居风格特点的著名文物旅游胜地,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近年来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发展潜力大。而且世界旅游业的一体化发展也有利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因为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会拉动国内旅游市场的需求,而国内旅游的发展也将进一步开拓国际旅游市场。
成都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早在汉代,成都就被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成都的繁荣更仅次于扬州。成都旅游资源丰富,现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风景区,有武侯祠、杜甫草堂等文物旅游景点,有以西岭雪山为代表的风景名胜区,有文殊院、青羊宫等宗教圣地。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郎加利曾评价说,成都有如此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在世界范围也是少见的。
成都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形象的塑造,注重经营城市、包装城市、宣传城市,多方求证后确立了“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为成都旅游品牌,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从整体上提升成都对外形象。2002年成都对153条中小街道进行彻底整治,建成了春熙路、琴台路等旅游步行一条街;“五路一桥”全面竣工,畅通工程、光彩工程的实施,使市容市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都是于杜甫草堂有利的外部条件。
成都外部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周边的西部各省市近年来加大了旅游业发展力度,加快了旅游资源整合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不仅使其旅游景点的可进入性大为改善,而且也因增加了大量新的高品位景区(点),使整个地区旅游竞争实力大大提高。以云南为例,云南旅游的快速发展,给周边省市旅游业带来强大的威胁,成都也同样面临在客源增加的同时,市场份额减少的问题。
成都是旅游集散地而非旅游目的地。成都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可进入性强,尤其公路网络比较完善。这里我们必须要正视一个问题:成都虽然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但其资源的吸引力却远逊于九寨沟、黄龙、峨眉山、卧龙等省内精品旅游资源,因此成都接待游客虽多,但其中大部分是以上述精品景点为目的地,在成都的停留时间较短,对市内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文物旅游景点仅在停留期间顺道参观,成都处于一个旅游集散地的地位。随着国内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直航飞机、直达火车和长途汽车直通西藏、重庆等省市,逐步削弱了成都作为旅游集散地的优势。例如目前绵阳市就能直接接待从北方入川至九寨黄龙的游客,使成都面临到九寨黄龙旅游的游客被截流的危险。
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成都旅游企业的竞争意识不断提高,旅游市场内部竞争日渐激烈。
成都市内以杜甫草堂、武侯祠为代表的文物景点在文物旅游市场上占据着垄断地位,但与周边地区同类型的景点如广汉三星堆相比,成都文物旅游景点无论在资源特色、品牌知名度还是发展规模上都不具备比较优势,随着周边景点的强势发展,成都旅游业市场上对外地客源的争夺将会日益白炽化。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随之呈现多元化特征,加上成都旅游资源丰富,有风景名胜,有文物古迹,还有宗教圣地、农家乐....可以开展风景旅游、文物观光、休闲旅游等多种旅游项目,文物观光只是人们游览的一种可供选择。众多的旅游目的地满足了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但它们也必然对草堂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这些是于杜甫草堂不利的外部条件。
当然,杜甫草堂也是有其自身优势的。
杜甫草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杜甫是我国历史上集大成的诗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可以说,自中唐以来,中国历史上的著名诗人,没有不受杜甫“沾丐”的,远至唐代的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至黄遵宪、王阁运、梁启超等三十多名文学大家被公认为学杜、摹杜成就卓著者。唐人元稹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杜甫为后人在诗歌史上树立起一座无法超越的丰碑。杜甫同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其诗歌中那种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染和激励了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从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优秀精神传统,都可以感受到诗圣杜甫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由于杜甫杰出的诗歌成就和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与杜甫在成都生活创作息息相关的杜甫草堂,自五代韦庄访其遗址重建以来,就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文化胜地,经过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培育,其建筑、园林、藏品乃至一草一木,无不积聚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杜甫也是享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在国际上,杜甫作为世界文化名人与古希腊的荷马、英国的莎士比亚、俄罗斯的普希金、德国的歌德一样享有崇高的声誉,是人类文化的不朽丰碑。成都杜甫草堂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杜甫纪念遗址。自开放以来,已接待中外游人上亿人次,年接待量达100多万人次,它是国家各级领导人多次视察的地方,毛泽东、邓小平、朱德、陈毅、叶剑英等都曾在此留下墨宝,尤值一提的是国家三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先后亲临视察草堂,能接受三代领导核心视察的文物旅游景点,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邓小平同志最为推崇草堂,他偕家人先后五次到草堂参观,并说:“杜甫草堂是个好地方,到了成都不到草堂,就等于没来成都”。江泽民同志也曾作出“...一定要注意把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文物古迹保护好”的重要指示。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韩国、朝鲜等26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草堂留下足迹,到草堂参观的国内外各界知名人士更是数不胜数。从享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言,成都杜甫草堂无愧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重要展示窗口。
根据2003年草堂对游客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游客选择旅游景点的影响因素中,对景点的认知程度排在首位,而游客对景点的认知程度则主要由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所决定。
杜甫草堂古建筑完整地保留着清代建筑风格,面积达12000平方米。自96年开始,草堂投资1800多万元对所有古建筑:南北大门、恰受航轩、诗史堂、工部祠...进行了落架维修,有效地保护了珍贵的文物资源。
成都杜甫草堂被誉为“成都最后一片城市森林”,现存古树136株,占成都古树总量的10%,现存古楠木39株,占成都古楠木总量的93%,园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园内遍植诗人吟咏描写过的花草树木,生动再现了杜甫笔下幽雅清秀的环境风貌,置身其同令人留连忘返。
近年来,草堂相继完成了双电源工程,全青石的游览干道,地下管网和排污工程,彻底改造了落后的基础配套设施;在园内设置了规范、醒目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和旅游涉外信息提示,各服务窗口、主要游览区、游览干道、厕所均设置了醒目、规范的标识牌、说明牌、引导牌和警示牌,使旅游硬件设施得以完善和配套。
杜甫草堂是有关杜甫文物资料的收藏中心。杜甫草堂收藏有数以万计的杜诗版本、杜诗书法、杜甫诗意画、文稿等丰富珍贵的藏品。其中一部经朱德、何香凝、陈毅、郭沫若等名人题识作跋的南宋淳熙时的孤本《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尤为珍贵。
杜甫草堂先后举办了二十多个有关杜甫生平、诗作以及后世纪念、杜诗版本、杜甫诗意画、杜诗书法作品等多种形式的展览。常设展厅《杜诗书法木刻廊》的规模之大堪称国内之首。展厅“大雅堂”中的巨型磨漆壁画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磨漆壁画。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荣获“全国十佳陈列展示”的“最佳创意奖”。
杜甫草堂主办的《杜甫研究学刊》是“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在全省文史类期刊中排名第一,杜甫学会为四川首届“十佳社科学会”。
杜甫草堂的盆景制作、兰草种植技术在四川西部首屈一指,代表川西一派风格,与国内诸家流派毗美。
在我们去杜甫草堂实地考察过程中发现,杜甫草堂的文化底蕴深深感染着人们。在杜甫草堂里,有老者身着唐装,手握毛笔,在宣纸上舞文弄墨,将山水在笔墨下熠熠生辉。还有老者屹于亭下,一人一萧,余音绕梁,久久不绝。有小孩成群,身着汉服,头戴汉帽,齐声朗诵《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煞是可爱。草堂内游人来来往往,有只身一人的,有携伴侣的,有家人出游的,有组队前来的......或游玩,或闲聊,或表演,或拍摄,或作诗作画一番文艺......
杜甫草堂其自身价值已不仅仅是杜甫个人魅力所带来的了,更有这样会“玩”的游人所带来的乐趣,伴随着这样的乐趣,仿佛杜甫也和我们一样,会驻足聆听,会瞩目欣赏,会倾耳品味。我们都敬仰他,我们在草堂里可以以任何方式与他对话。杜甫草堂,这也许就是它闪耀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