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劳动报告

作者:邓蕗
主要内容     

劳动不息,青春不朽

战胜困难,不懈创新,勤勉开拓,这就是劳模精神.

如果要去劳作,去经营一块土地,又怎会不付出心血,又怎会不坚持到花开结果,又怎会在暴风狂雨中不去抵挡,又怎会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要坚持到结果,就要有恒心,要抵挡风雪就要有勇气去战胜困难,要经营又怎会少得了勤勉开拓,锐意创新,所以唯有劳动使人奋进,使我们青春不朽.

刚开始进入农场,都是什么都不会,直到从农场中出来,不仅带走了泥土,更是得到了锻炼,带走了收获,想要深入开展劳动教育,使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收获,需要首先将这种精神加以固定,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劳作也需要农业知识的支撑,应该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但是仍应该以实践为重.另外学生负责一个植物,从播种到结果全程负责,写观察报告,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到劳作,得到更深刻的体悟.劳动课中布置的任务可操作性不强,界限模糊不清,不好界定清楚,要细化下来,也能有效避免学生的偷懒,以及不能深入劳作.要深入劳作,就要使学生身体上劳累.去体会那种艰辛,才能得到劳累,所以任务可以加重.评分系统应该细化,评分在明细上确实有难点,因为不是客观题,不像客观题,是打不出来分的,但是除了客观题以外,也同样可以学到很多技能,劳作可以锻炼身体,每个人应该通过劳动,去使身体更强壮.在军训中许多学生晕倒,身体素质不佳,是因为缺乏锻炼,缺少一个强壮的身体,劳动要能锻炼到身体,才能达到目的.其次,劳动应该锻炼人的意志,要坚持不懈,这需要任务的连贯性,即劳动完一个完整的过程,为了完成一个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就需要开拓,创新,在不能坚持的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锻炼出意志力,使劳动发出它的作用,就叫深度开展的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也能教育出一种情怀,即劳动教育中文化,能带给人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代从大地的哺育中成长起来的人,都对土地存着不可割舍的深厚情感,成长起来以后又用自己的双手不断侍弄土地,用手摸过土地上的每一亩每一寸,死后又永远与土地结合在一起,他们日夜亲近土地,知晓土地的脾性经络,面朝土地,永远是虔诚的姿态,尽管日城市飞速崛起,土地越来越少,但是这种情怀应该从年轻人身上继续传承下去.这种对土地的虔诚和感恩就是一种情怀,文科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都应该有这种情怀,一个默默耕耘质朴无华的人又何尝不是最动人的装饰和闪光点.

将劳动中的情怀和精神带到工作,学习上去,人们常把辛苦学习和工作比喻成耕耘,所以这两者是有共通性的.

我自己在劳动教育中,学会了识别蔬菜的大体特征,见过了油菜中的青虫,很简单的收获却使我开了眼界.刚开始我对虫什么的是有深深的恐惧,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也能在土地上安心做事,静心耕耘,自然而然也就有了兴趣继续学习下去,同时也是对平时理论学习的调剂.

劳动不息,奋斗不止,战胜巨浪,直挂云帆济青春,传承劳模精神.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