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一课一文

作者:谢雪亭
主要内容     

哥特在西方文化的流变

上周,我们小组对哥特文化进行了一些了解,并借助大家对各个板块的分工完成了外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宣讲。这篇一课一文我选择我们组所宣讲的“哥特在西方文化的流变”内容进行讲述。

哥特式,是英语词Goth的音译,Gothic原指代哥特人。后有人说Gothic源于德语Gotik,词源是Gott音译“哥特”,“哥特式”也可以理解为“接近上帝的”的意思,“哥特式”只是德语词的音译,平时所说的“哥特式”都可以理解为“形式上或感觉上给人一种接近上帝的感觉”,它的源由是来自于曾于公元3~5世纪侵略意大利并瓦解罗马帝国的德国哥特族人。在15世纪时,意大利人有了振兴古罗马文化的念头,从而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而意大利人对于哥特族摧毁罗马帝国的这段历史难以释怀,所以为了与这段时期有所区分,他们便将中世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呼为“gothic”,即“哥特”,也意为“野蛮”。尽管“哥特”这个词有些负面的意味,但中世纪后期哥特形式的寓意并非是消极负面的,反而具有流动状态的特点。

13世纪到15世纪流行中的哥特式艺术,体现在建筑,绘画,音乐,服装等方面。我选取了四个方面的艺术来阐述。

首先是哥特式建筑,建筑以法国哥特式建筑发展为例,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再例如德国科隆大教堂,被称为哥特式奇迹。

然后是哥特式绘画,绘画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在13世纪中叶出现在彩色玻璃窗、手抄本插图、北欧的板上画和意大利的湿壁画中。它经历了日益自然主义化的演变。玻璃镶嵌画由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小块玻璃片拼合、镶嵌而成。玻璃镶嵌画通常采用深暗而强烈的色彩,如以蓝色为背景,以墨绿、金黄为主调,以紫罗兰色为补色,以褐色和桃红表现肉体。玻璃镶嵌画的创作受到当时教堂雕刻的影响,二者有着同样的题材和同一类型的人物。它的黄金时代在1200~1250年间,在此之后,这种画的创作随建筑活动的减少而相应减少。

第一,关于手抄本插图画,它在哥特式时期有新的发展。如巴黎图书馆藏的圣路德维克的诗篇插图,装饰的是哥特式尖顶发券。而世俗性的抒情诗与讽刺寓言的插图也很发达,如法国林堡兄弟以时令为题描绘的《美好的时光》以及英国的《大动物寓言》等。1350-1420年被称为国际哥特式风格时期。1420后,国际哥特式风格进一步受到关注画面结构、表现物像远近和尝试单一透视法的弗洛伦萨画风的影响。第二,关于壁画,比萨派和佛罗伦萨画派吸取拜占庭的艺术原则,并结合哥特式因素,创造出新的绘画空间,经过吉欧瓦尼·契马布埃、杜乔·迪·博宁塞纳,卡瓦里尼、乔托·迪·邦多纳等画家的努力,最终揭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犹大之吻》是乔托·迪·邦多纳的一幅具有代表性的著名壁画,被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绘画杰作。它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画面上犹大带领一队人马,直奔耶稣而来,将他团团围住,犹大上前亲吻耶稣,以此作为捉拿耶稣的暗号。而耶稣早已识破了他的诡计,对他怒目而视,犹大则显得十分惶恐。四周人头涌动,杂乱无序,充满了紧张的空气。

接着是哥特式音乐,到了20世纪80年代,近代哥特运动在英国开始上演,哥特运动的出现或许可视为是先前朋克运动(punk)的延续。不过,哥特精神开始在音乐上展现其影响力,哥特音乐以表现人性的阴郁、空虚为主题,并且对死亡亦有着浓烈的兴趣,缓慢、悲伤甚至是恐怖,这些都是其音乐的特色。自1970年代晚期开始出现摇滚乐类型。这原本是指少数朋克摇滚或后朋克乐团的标签,而后在1980年代早期,哥特一词开始成为某种风格运动的定义。和朋克乐团精力旺盛的音乐风格相反,早期哥特乐团的音乐与美学、黑暗主题文学或哲学相关,如哥特式恐怖、浪漫主义、存在主义、虚无主义等。英国乐队Bauhaus在1979年推出的单曲BelaLugosi‘sDead,被认为是哥特音乐向世人宣称自己的复生之作。从此之后,哥特风潮一发而不可收拾。Bauhaus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支公众意义上的“哥特”乐队,虽然最初“哥特”这个形容词同样表示着主流媒体对这支乐队的鄙视。

最后是哥特式服装,服装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面料,多选用蕾丝,渔网,软羊皮,雪纺,绸缎,羽毛,有弹力的棉,麻。第二是辅料,金属制的搭扣,拉链,铆钉,珍珠,钻饰。第三是颜色,以黑色为主,给人神秘,性感和高贵的感受。其次选用红色,深紫色,墨绿,湖蓝以及灰色与黑色搭配使用。哥特式服装风格主要体现在服饰形象是高高的冠戴、尖头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锯齿等锐角,在面料上表现出与哥特式教堂内彩色玻璃的效果是一致的光泽和鲜明的色调。裙饰多采用纵向的造型线和褶皱,使穿着者显得修长,并通过加高式帽来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一种轻盈向上的感觉。

综上,结合哥特式建筑,绘画,音乐和服装。我对哥特的了解又进一步的加深了。这种阴森,诡异,而又赋有夸张色彩的风格,在当代已经渗入很多了。我会继续学习这些西方艺术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