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劳动至上

作者:袁紫露
主要内容     

劳动是永恒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不同的劳动中,就像苦行僧一般,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每当我在农场除草的时候,总把自己当作陶渊明,享受种豆南山下的惬意。

每周一次为期一小时的劳动课,通过每一次除草、锄地、给瓜果蔬菜浇水施肥,在农场劳作的过程非常有趣,我以前基本上没有感受过露天上课(除了体育课),一边挑着粪一边和朋友聊着天时间也就过去了。在户外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动动胳膊动动腿。让我越来越享受劳动的快乐,体悟着劳动的智慧。记得上第一节农场课时,负责人说让我们劳动不是为了让我们累,而是认识工具、认识一些农作物,不至于五谷不分。

由于现在越来越城市化,不是住在农村的同学越来越少接触到田地,锦城开展的的农场劳动教育极具特色,使劳动实际化,而不是仅仅流于表面,体现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篇文章要求的主题是青春不息,奋斗不止。对我而言,劳作并不是奋斗,而是一种放松身心的绝佳方法。也并不代表青春,我认为这是一件应该一直坚持的事情。那么如何深入开展呢?

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一个彻底脱离劳动的人生活是多么空虚无聊啊,切实地组织学生劳作,培养正确的劳动观,才是劳动教育的真正目的。

国内许多高校出现轻视教育的现象,作为锦城学子的我为我校感到自豪。看到一分资料“在美国、德国的一些法律中,都规定了6岁到18岁的孩子应该做的家务和社会劳动。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要擦汽车和到菜园里翻地;16—18岁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日本和新加坡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实行中小学生参加清洁卫生运动的规章制度。”在国际上相比较,我国确实拖了后腿。许多学校仅仅是进行了表面的劳动教育宣传,从未让学生实践,记得高中数学老师讲他们当年上数学课还下河去量河的长度呢。今非昔比,学生都被书本圈养起来,连专业课程都不上,哪还有时间开劳动课。但既然锦城走到了时代前沿,那就更应该注重下一步,也就是心灵的劳动。

从学生的认知、情感入手。正如上面所说的青春不息、奋斗不止。下一步,也就该体会,奋斗的快乐。我们总说奋斗吧,青春。一边是朝气昂扬,一边是堕落颓唐。少年时期的放浪是晚年的汇票,大约在三十年之后,即可加上利息支付。加紧前进的脚步、加快奋斗的频率。对未来的最大的馈赠,就是将一切献给今天。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