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一课一文

作者:袁平
主要内容     

《春江花月夜》小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开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夜空中浮云游动,江风忽起,水面泛起层层涟漪。春、江、花、月、夜五物五景,或许并无灯火阑珊之境,但或许诗人又有春江花月相伴。张若虚笔下的月夜尤其动人。开篇描绘出一幅春江月夜景。后面描写出了一种婉转细腻之感,“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霰,是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颗颗冰粒并不是真实的,有的只是披上月光的野花。凉凉月光下,江面水波婉转,郊野上的野花晶莹洁白。“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的眼里皎洁的月光朦胧又美丽,感受不到那霜霰飞扬,花开花谢花满天。水边的平地上,那些白沙也因皎洁月光变得模糊不清。这一段春江花月从张若虚的笔下婉婉到来,把这一夜的江景描写的如梦如幻。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宽阔的江面一望无际,这一句中的春江变得干净了,江天一色,仅留一轮孤月悬挂在天际。此时的一个孤字,不仅是独月,还有月下独赏美景的孤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望着这江,望着这月,发出了疑问,随即就又想起面前的江水,头顶的月轮,送走了多少人,又迎来了多少人。年年月月,重复不止。诗人为自己后文的抒情作下了铺垫。“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远方的游子像一片白云,悠悠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上暗自神伤。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诗人想要归家的感情油然而生,游子飘摇在外,虽说在讲思妇,却又难掩归家情。景中藏情,情中喻景。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妇人思念着情郎。可怜不停游移的月光,应该照在离人梳妆台上。照进了妇人的窗,照进了妇人的帘,照在了她的捣衣棒上,还照进了妇人的心中,却照不开对离人的思念。卷不走,拂不掉。将思妇对情郎的感情讲的真真切切,妙笔。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就算是望着这一轮月,却也听不到一丝声响。希望追着流转的月光去照耀你。鸿雁飞呀飞,却飞不出无边的月光;鱼龙潜跃泛起波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昨夜梦见花落闲潭,春天都过了一半了,还不能回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时的江水要带着春光走了,江面上月儿也要落下。在这江边站了许久,回想自己的家乡,愁苦更添心头。运用简单的一些景,却用不一样的说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斜月藏在海雾当中,碣石和潇湘之间隔了太远太远。“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不晓得有多少人可以趁着这月夜归家,将落的月亮摇摇晃晃地将感情撒满了江边的树。诗人不仅写了这夜,也写了自己。着实情真意切,将自己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