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夜深时刻,看了一部电影叫《海边的曼彻斯特》,看完自己便久久沉浸在其中无法逃出。这部电影初乍一看觉得是部悲剧,但仔细体会也是我有了一些其他的理解。
这部电影镜头的一开始就讲述一位叫Lee的平凡的务工男子,做着社会最基础的工作。他的日常生活被抽烟、喝闷酒充斥着。看似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子,内心却是一个充满欲火的人。就在他普通而无趣的生活中,一个大雪天,他像往常一样铲着厚厚的积雪,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打断了他暂时平常的生活—他的亲生哥哥Joe因心脏病突发而意外去世,他不敢相信的急忙放下手中的铲子,向着海边的曼彻斯特直驱而去。看到这里,我以为他会悲痛欲绝,但出人意料的确实沉默,没有一滴眼泪来渲染那一刻的氛围,留下的只是寂静。Joe的儿子Patric也同样用冷静的方式出场。就这样,在Joe的遗嘱中要求Lee作为Patric的法定监护人。其实这个最简单的场景却正是这部影片的优秀之处,主人公们都悄无声息的影藏了自己的情感,只有在独处时才一点一点的揭开自己的伤疤。他们叔侄从陌生冷漠到渐熟悉,在开始的矛盾爆发接着相拥哭泣最后相互鼓励,努力的驱走雾霾,迎接阳光。
看到这,我很疑惑于Lee的情感,不过影片采用的插叙才让我真正了解到Lee这个人的本质。Lee曾经有位妻子,和三个孩子,他们也曾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但命运总是不公的,就那样一场残酷的大火吞噬了一切,他的家庭。当他眼睁睁的看着眼前的熊熊大火,他是懵的,他妻子无力的而又凄惨的叫声,声声刺心,他瞬间变得无助了。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是当Lee面对Patric说道“我不能战胜”,他把这些事都责怪于自己,后头埋得很重,一个喘息,一个眼神都是在责备自己,带来着永不能释怀的原罪,不能原谅自己犯下的错误,女儿的死亡,妻子的离开,他逃不过内心的责问,他试图自杀,但没有成功。
活着远比死去痛苦,有些悲伤痛苦的记忆是永远无法忘记的,你只有不断的抑制抑制再抑制,把他们尘封在内心的最深处不去触碰,而代价就是把自己的情感和眼泪一并封存,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不与过去的自己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