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信息爆炸后,“热点”变“沸点”

作者:林聪
主要内容     

信息爆炸后,“热点”变“沸点”

在还没有进入自媒体信息时代时,我们还只是单纯的受众,收听广播、看电视和报纸,感觉都是离自己太远。还记得自己的外公说我们几个小孙子:“不要天天都看动画片,看下新闻,关心下国家大事。”感觉很多实时新闻都是我们不必关心,也不感兴趣的东西,但是这几年,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每一个人都是新闻自媒体,很小的一件事经过转发、转载,加以修改,就会发生某种“化学反应”,让平凡事变成“沸点”。

网上有一个段子:“从前马车送信很慢,一生只能爱一个人!”从最开始没有印刷技术,都只能人工抄写,信息流动效率慢。直到我们传播的媒介的更新迭代,印刷技术的开创,报刊、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小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达到政治、经济和文化。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时刻与大众传播媒介紧密接触,手机里包含了所有传播媒介的功能,在应用软件快速开发、应用的今天,我们都是互联网里面的“明星”。

从博客到微博、扣扣到微信朋友圈有着全球各地的风景。每个人都有掌握自己的信息输出的能力,把自己想表达的图片和文字展现给身边的人或者是整个互联网的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信息的快速流动,如今是个自媒体时代,就如同前段时间的“蓝瘦香菇”,把自己的视频放到自己的媒体上,经过转载、评论,我们不相认识的人屏幕上不约而同的出现了这个视频或者由这个改编的新闻,成了搜索引擎上的热点,所有人都用上了这个词语作为自己的扣扣签名、或者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那我们提出几个问题:信息为何传播如此之快?信息为何会得到如此多的反馈?我们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大众传播媒介的快速更新发展,使得信息的数量从单一到复杂传统的人际传播其信息量一般较少,也比较单一但大众传播媒介确实以太快、太多、太复杂的信息交流,让人应接不暇报纸刊椒广播、电视电影等等大众媒介昼夜不停地为人们传送着越来越多的信息,当代人所面临的是数量不断膨胀着的信息涌入,世界如同一个喧嚣兴奋的群居所,人们在其中躁动地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因而,人们又用“信息爆炸”这个形象的说法来形容当代“地球村”村民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大众媒介以其“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的普及机制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着巨大的影响。信息媒介就如同我们每个人的贴身管家,把我们每个人感兴趣的都以最快速度推送到我们面前,把每个最热门的信息放到我们的桌前,媒介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坐上来“高速动车”,传播到每个人的口袋里。

为何这些信息受到这么多人关注?除了信息传播迅速,还有一点就是信息的世俗性,符合大众的口味。大众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从文字文化到图像文化,电视、计算机、手机的快速发展,屏幕把文字都变成了图片,使得大众们最新的了解从文字到达了图片的层面上,更加形象生动,把纸张上的冷视觉传播到屏幕上的热视觉。说完了形式,变化最大的就是内容,以前新闻对于大众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事,无法参与其中的“大事件”。而当微博微信出现时,每个人都可以传播自己的想法对于自己关心的时间,有选择的去了解新闻,而很多新闻都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生活中的事,王宝强离婚,刘恺威、林丹“出轨”,这一类新闻出现在大多数人的屏幕上,大家估计都会去点开,这也就说明了,这些“热点”都是大众比较喜欢接收的信息,并且会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自己的转载、加工,让别人也去了解,由此,互联网上的“热点”搜索变成了社会生活中的“沸点”。

不可否认,大众传媒在给社会带来信息传播迅速的同时也会对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由于大众传媒有着社会覆盖面大、时效迅速的特点,它一旦被歪曲地利用,给社会造成的影响将是不可低估吮对此我们也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把握好“沸点”的温度,使其成为人们乏味生活中的调剂品。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