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论文
论题:论茶马古道的起源—“茶马互市”
摘要:茶马互市是茶马古道兴起的源头,它的出现促进了贸易交流。古时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需要饮茶来调节环境造成的生理问题,内地则因征战需大量马匹。如此,茶马互市应运而生,在横断山区间形成了经济交往网络。
关键词:茶马互市、起源、茶叶、入藏、川滇、内地、马匹、横断山区。
正文——
序论:茶的发展进程及茶马互市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本论: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但没有蔬菜,糌粑又燥热,过多的脂肪在人体内不易分解,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其发展一定要从茶的兴起及传播说起。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种茶为茗,随着大运河的开凿通航,茗茶之风遍及全国。而最早藏史记载,吐蕃初无茶,松赞干布的曾孙在大臣赴内地找寻茶叶后饮茶而病愈,于是吐蕃乃有饮茶之俗。在唐朝时期,茶的种类繁多,也有了集中的茶市,有了茶税。唐代的贸易交通,已形成相当完备的网络,明代的官民耆宿已认定与藏人易茶始自唐。在藏文史籍中曾以大量篇幅,对产于内地的16种茶叶的特点和优劣,以及食用方法和功效有详细记载。这体现了茶叶对藏族的重要,和汉藏交流的深刻。到唐末宋初,高原上的藏族已普遍饮茶,形成了饮茶的习俗。并且在藏区,茶叶的最大买主是喇嘛寺。
茶发展的同时,因为内地征战与兵役需求加之马匹的缺乏,以茶易马以马易茶的贸易模式自然而然发展起来。逐渐茶马古道穿越几乎整个横断山脉,将茶叶输送到藏区,因此成为一个多层次的市场网络,覆盖了藏区的城镇、寺庙和村寨。
结论:一定的文化源于一定的经济和政治,但同时文化又促进经济发展。茶文化的发展,茶马互市的兴起与历史经济发展有关,与政治背景有关。而茶文化的发展又促进该地区的贸易交流。
参考文献:《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张永国;《茶马古道—横断山脉、喜马拉雅文化带民族走廊研究》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