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胡汉三与成博之民俗馆游记
在与几位同仁交出随身的火器暂时隐去身上的世俗铅华后,我们踏进了积淀储存了蜀地千年文化的圣地——成都博物馆。
初见成博,现代化的概念性大楼似乎藏起了巴蜀之地许多古老的秘密,似一位蒙着头巾的姑娘,等着我们揭去她头上的面纱。上了电椅,直至四楼,抬头可见民俗馆三字,心猛然一紧。抬脚便进,一扇大门印入眼前,门上残旧的划痕和依依泛黄的门神,一种岁月的流憩如青烟一般飘进弥散于大脑,并由任督二脉快速扩散到全身。此刻,我似又回到了那个门前车马如龙的繁华世家,崭新的漆木,神采奕奕的门神,无不吐露着大方之家的霸气。而今却成这一角繁华,我奈何之。罢矣罢矣。
再踱步向前,几尊雕塑印入眼前,栩栩如生的老成都街头工匠带着铜塑特有的沧桑感勾起了人们儿时的回忆。闭眼,千年未绝的叫卖声和着巷子独有的回响飘进耳中,在脑中萦绕不绝,不同于黄钟大lu的庄严诚诚,这样的生存之歌更多是一种浸透了烟火气息的凡人之曲,或许这才是让人有共鸣的渊源吧。
再入一道门,便似觉到了古时的酒馆,记账的掌柜,跑腿的小厮,还有柜台上摆满的坛子酒。脸上的笑意未减便又被一物弄得变换了颜色,一处桌上,投影着回锅肉-这一川菜名点的制作全过程。现代技术的运用给川内文化的保存提供了一种特别且有效的途径,托举保护着文化的流传与发展,同时增强了文化传承的趣味性。
各色样式的盆,碗,枕头,灯等日常生活用品也展现了-成都这一国际性大都市背后的民俗文化积淀,如同一笔弯墨,将成都二字完完整整地划于世界的地图之上。成都不仅有过去,更有将来。
民俗文化是主流文化的分支也是主流文化在非上层阶级以及上层阶级的一种映射,生动反应了文化渗透力的纵深感和持久性,是研究历史和文化的最好参考,同样也是一个城市精神财富的宝贵源泉,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