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传播

作者:张窕兰
主要内容     

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

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5W。谁(who).说了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al).向谁说(towhom).有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

2.香农——韦弗模式或数字模式

是描述电子通信过程的。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仅存在于信道中,表明传播不

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1.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通过讯息的授受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2)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与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和解释者。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构成传播过程双方分别是大众传播与受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的相互连接性和交织性。将一般模式提升到大众传播模式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克服了香农——韦弗模式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还扩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这个模式适用范围广泛。

三,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模式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任何一种传播模式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强调了传播过程不能抛开环境的影响以及强调了传播过程中的社会关系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传者C和传者R都是存在,体现在3个层次)(1)群体对个体的影响(2)社会大环境对群体和个体的影响(3)传播过程和其他社会过程的相互影响。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研究了社会心理因素在传播中的作用

马莱兹克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其中包括:(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各种模式的优缺点

1.直线模式

优点:(1)第一个传播模式;(2)为大众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提供了基础

缺点:(1)没有将反馈纳入传播模式中;(2)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3)容易把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关系,作用固定化,不能发生角色的转换,然而这种转换在人类传播的过程中是很常见的。

2.循环互动模式

优点:)(1)将反馈纳入传播模式中;(2)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与双向性;(3)扩展了噪音的概念

缺点:忽略了除噪音以外的其他许多社会因素对传播过程的影响

3.系统模式

优点:(1)强调了传播过程不能抛开环境的影响;(2)在解释或评价任何一个传播活动时,都不能轻易的下结论,必须进行全面的分析

缺点:虽然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但没有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强度或影响力的差异大小进行分析。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