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沈从文与他的“湘西世界”——宁静、美好、充满着人性之美
摘要: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故其笔下的湘西世界永远是那么和谐、安宁、充满着人性之美。
关键词:沈从文乡下人湘西世界宁静人性美
京派代表作家沈从文,他生于荒僻而风光如画、富有传奇性的湘西凤凰县。他的身上流着苗、汉、土家各族的血液,这给他带来了特殊的气质,带来了多彩的幻想和少数民族在长期受压的历史中积淀的深沉隐痛。从少年时期,他就熟读社会这本大书,生命的智慧多半是直接从生活中得来的。高小毕业14岁就按当地风习进入了地方行伍,先后当过卫兵、班长、司书书记等,看惯了湘兵的雄武,以及各种迫害和杀戮的黑暗,使他以后将“残酷”“愚昧”写进作品时消除了任何炫耀猎奇的可能反形成了一种追求美好人生、善良性德的品格。他自小谙熟川、湘、鄂、黔四省交界的那块土地,谙熟延绵千里的沅水流域以及这一代人民爱恶哀乐的鲜明生活样式和吊脚楼淳朴的乡俗民风,因此形成了对民间、世俗的东西具有特殊敏感的审美情趣。这些,都为他写“湘西生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乡下人”与湘西
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就是用小说、散文建造起他特异的“湘西文学世界”。
而这一文学世界是用“湘西人”这个主题来叙述、观照的。沈从文一生都自命为“乡下人”,他一再地说:“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样式,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他对一切事照例十分认真,似乎太认真了,这认真处某一时就不免成为傻头傻脑。这乡下人又因为从小漂江湖,各处奔跑,挨饿,受寒,身体发育受了障碍,另外却发育了想象,而且储蓄了一点点人生经验。”
但沈从文不可能是一个原生态的“乡下人”,人们注意到,沈从文的湘西文学世界不是在湘西,而是在远离本土的现代都市构造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便是上海和北京了。于是就有了一个乡下人与两个都市的相遇与相撞:沈从文所创造的湘西文学世界是他的都市体验与乡土记忆相互融合的产物。从而构成沈从文湘西文学世界的三大空间——湘西、北京、上海——有各具特殊的文化形态,同时,他取地域的、民族的文化历史文化态度,由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其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之处,并表达了他的文化理想,提出了他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本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哲学。“湘西”所代表的健康、完善的人性,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正是他的全部创作所要负载的内容。如他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沈从文充满了湘西精神的文学,也就是抒情的文学。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因有了沈从文而以无比淳朴、自由、满溢着生命力的王国出现在世人面前。沈从文成为了湘西人民情绪的表达着,他本人即是湘西的魂魄所在。
“湘西世界”与《边城》里的宁静与人性美
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于他对湘西人民特异生命形式的倾心描述。他对故乡的农民、兵士、终生漂泊的水手船工、吊脚楼下的下等娼妓,以及童养媳、小店伙计等等,都一律怀有不可言说的同情与关注。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没有尖锐的地阶级斗争的图画,他只是用看似清淡的笔墨,点出令人颤抖的故事,他的目标仅仅是专注于那些历经磨难而又能倔强地生存下去的底层人民的本性。而其中最为出色的便是1934年出版的《边城》了,它将沈从文这类人事的表达推向了极致。
《边城》描写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淳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同爱翠翠造成的悲剧结局。小说达到了乡情风俗、人事命运、下层人物形象三者描写完美河蟹、浑然一体的境界,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但无论其文章发展的过程是多麽美好甜蜜,但其却是一个悲剧。他用平实的言语将一个把生活、浸染在在古老风俗环境中,长久将自己的爱情心思埋藏极深的小女子写得极有诗意,就如沈从文常说起的“美丽总令人忧愁”的那种境界。《边城》里的翠翠与《三三》里的三三,《长河》里的夭夭都是他美的理想化身:恬静、温柔、纯净、贞洁,从外表到内心姣好无比,体现了湘西世界醇厚的人性美、人情美,人心向善,正直、朴素、信仰简单而执着的地方民族性格。汪曾祺称“《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边城》是一个怀旧的作品,一种带着痛惜情绪的怀旧”。《边城》作为一部带“牧歌”情味的乡土小说,是与“五四”以来形成的压迫和不平,愚昧、落后的传统的乡土小说是不同的,它是用“梦”与“真”构成的文学图景,让人们用这样的图景去认识“这个民族过去的伟大处与目前的堕落处”。这正是沈从文诗体乡土小说的主旨。
参考文献: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5卷汪曾祺《又读边城》《汪曾祺文集》文论卷沈从文《边城题记》华炜州《文学教育——“新月”下的沈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