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论《刺客列传》中的“士”的完整人格

作者:陈思雨
主要内容     

论《刺客列传》中的“士”的完整人格

摘要:《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几位刺客悲壮的事迹,这些行为体现了他们为追求作为“士”的“完整人格”而做出的努力。从中也体现了刺客“知”与“报”、重视名誉、已诺必诚、重情重孝的侠义精神。且他们表现出的勇敢、忠诚和情义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也为后世的文学和文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刺客列传》士的完整人格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有一个新兴阶层——“士”阶层正在逐渐壮大。之前,贵族家室的事都是由宗族子弟来完成,但经过长时间的享乐安逸,部分宗族子弟的能力下降,这时,不少掌握了会计甚至军事技的下层民众通过未名委质的方法,进入贵族家室之中,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服务贵族。但社会认可和自我体认对士的完整人格具有非常重要意义,这便形成了作为“士”也就是部分“刺客”的职业价值的追求。

在《刺客列传》中,太史公叙写了: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王僚,豫让伏击赵襄子,聂政刺杀韩相侠累,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秦始皇的事迹。由于刺客往往采取的手段多为暗杀,而且其行为常跟政治活动相联系,故刺客历来饱受人们的批评。班固也立足于儒家正统思想“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指责游侠为奸雄,提出了对刺客的批判。但太史公在《刺客列传》中表达出了这些人为了追求作为刺客的完整人格所做之事的理解与欣赏。

一、“知”与“报”。作为一个后起的新兴阶层,作为“士”的他们渴望得到社会和贵族阶层的认可,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回报赏识之人的知遇之恩。豫让便因智伯将其甚尊宠之,在智伯被赵襄子杀掉之后,发出:“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报仇而死,已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之。”的怒吼。且豫让先后两次改变身份与容貌去刺杀赵襄子,但皆以失败告终。但却依旧不放弃,最终让赵襄子感其义,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这便是刺客的人生信条——“知”与“报”最好的体现,这也便是刺客们希望通过士的职业价值和群体价值来体现生命价值,实现士的完整人格,并且不惜以命相报。

二、便是重视名誉。对名誉的追求是刺客的精神信仰。为了名誉,他们可以舍弃生命。这绝非贬义的沽名钓誉,而是建立在重“义”的基础上。曹沫在齐鲁会盟前为鲁国将军,但屡次败于齐国,为了雪耻,他劫持齐桓公,一击成名,他的行为是有重视名誉的因素影响的。聂政好像并不重视名誉,他击杀侠累后“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死后,韩国将聂政尸体暴于市中,无人能识。他的姐姐自聂荣知道刺杀韩相的人暴尸于市,对邻里说这一定是她的弟弟。伏尸而哭,国人惊怪,聂荣说“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她知道名誉对弟弟来说很重要,不愿意因为保全自己而埋没了弟弟的名声,可见名誉是刺客重要的人生信仰。所以这便是新兴社会群体的主体意识的自觉,显示了士人群体或个体的人格塑造,以及他们对完整人格的追求。

三、便是已诺必诚。聂政本为市井屠户,严仲子屡次重金以献,请求聂政帮他刺杀侠累,但聂政以侍奉老母为由坚辞。后母亡,聂政到严仲子处,答应为严仲子报仇。严仲子要为聂政备下车马壮士,聂政说人多言请求失,孤身犯险,击杀韩相侠累。燕太子丹结交荆轲,荆轲效仿曹沫劫持齐桓公之事。答应后荆轲为此做了很多计划,劝说樊於期献头,得燕督亢之地图及匕首后出发刺秦。聂行刺必死无疑,但言必信,行必果,己诺必诚是他们的行事原则。《刺客列传》中很多人都有重然诺的特征,燕太子丹曾结交田光希望田光刺杀秦王,田光以身老无法完成太子丹的任务,并将荆轲介绍给太子丹,太子丹怕田光泄露了自己的计划,田光笑称一定不会泄露,后自杀以消太子丹之疑心,完成自己的承诺,这都体现了言必信的信义精神。体现了他们对自己作为“刺客”身份的尊重,与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这些便是《刺客列传》中,他们用生命所诠释作为刺客对自己价值实现的追求。

参考文献:《史记·刺客列传》李海群《刺客列传与先秦的侠义精神》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