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书报告

作者:杨雅雯
主要内容     

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是当时在网络走红的一篇初二同学的文章,说着是写出了无数人内心的话,而后才看到林清玄的这本散文《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就像那句话说的:子女,永远没有责怪父母的权力。

这是一本散文集,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父母,第二部分写故乡,第三部分写人情,第四部分写风景。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写父母。其实从小到大,写了无数次的父母,似乎是已经写疲惫了。但是想一想,似乎每个阶段对父母的了解都不一样。小时候莫非是不断地说父母的劳累和不能完全理解的父母的爱。

长大后,似乎觉得自己已经完全的理解透了父母的爱,可以从各个方面分析出他们对我们好的原因。感觉自己似乎应该成熟了,感觉自己似乎应该懂事了,开始慢慢的后悔以前的叛逆,后悔每一次和他们的争吵。在这时,以为自己似乎是长大了,能够体谅父母的辛苦,想要为他们分担劳累,尽管在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是孩子。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从小到大,父母似乎都在当我们的庇护伞,这样子的话,好像在中学时期就一直在说。但是却并没有多大的改善,至少我是这样,感觉以前说的话就像是在无病呻吟。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活在父母的羽翼下,他们帮我们做好一切,我们可以无忧无虑的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或许他们给我们的不是最好的,可是一定是他们能够拿出来的最好的,他们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为我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母亲总是温柔细心的,父亲总是深沉厚爱的。我一直觉得很遗憾的是,因为我不喜欢父亲,对他的态度一直都不好,尽管母亲一直劝说我,他怎么着都是你的父亲,你要尊重他。可是我依旧不喜欢他,即使我能够感受到他对我的关心,他尽自己的全力在爱我,但我依然对他的态度很差。这也是我一直都感到遗憾的点,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真真正正的发自内心的像父亲敞开心扉。

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在于父母,因为父母这个话题会伴随我们很久很久,从某方面来说,可能是一生,也是最让我触动的地方。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