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有座城
十一的时候去了一趟重庆。
是第三次去重庆了。
第一次是小学,那个对重庆的记忆还停留在脏乱差以及那炎热的天气还有蜿蜒曲折的山路,哦,对了,还有走路掉进坑里,真是不愉快的回忆。
第二次是刚毕业的时候,高三的时候看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便对重庆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向往,想去这座山城看看,想去走过他们来时的路。于是便去了,从洪崖洞到解放碑,从磁器口到鹅岭公园。
第三次就是不久前的国庆,那天和SYB的小伙伴们商量十一怎么浪,去西安?没有火车票了。去阆中?不好搭车。不如重庆?又快捷又省时,于是一拍即合。
我们就这样滴滴答答踏上了去重庆的征途。
四人游重庆,囧事一抹多。
没有提前订好房间,差点露宿街头,几经波折终于订到了一间民宿,然风尘仆仆的赶过去。一行人累的瘫的瘫,躺的躺。没有规划行程,只能跟着感觉走,就是这种随性的态度反而让我体验到不一样的重庆。
人们常说,你真正想去了解一个城市,就去它的街头走一走,去它的菜市场看一看。反观前几次,我似乎就是像一个游客一样去遍所有旅游景点,拍好照片,再发个朋友圈,似乎在宣告到此一游。我从未真正融入这个城市,我一直是个过客,走走停停,来来回回,不会留下一片云彩。
自己是很喜欢老街道的人,喜欢老城区和老人的组合。觉得在这样的高噪点下,斑驳的墙影和颊边的皱纹也变成了妙不可言的故事。我喜欢重庆,无数人也喜欢重庆。记得我喜欢的一个姐姐曾说:喜欢重庆,比起香港,多了一份人情味。这座城市有说不出来的属于他自己的魅力,你可以去老城区的街头走一走,看看参差不齐的建筑,楼下卖面的大妈,小区一楼打麻将的老人们。你可以去看看重庆的夜景,走在南滨路的街上或是坐在轻轨上,去感受这个胜似千与千寻的城市。
我们这次没有去热门景点,就是一直走,没有目的的走,从较场口到临江门,一直就这么走啊走啊走。上坡下坡,转弯过街。住的民宿是在重庆天主教堂后面,教堂叫若瑟堂。因为不是星期天,大门紧关着,也没有什么人,偶尔可见一两个孩童在广场嬉戏。小区的一楼是麻将馆,小卖部,重庆的老小区很有趣的一点就是没有我们所谓的绿化,从一个单元门里穿进去,你可以看到卖小面的,小店铺,打麻将的,摆龙门阵的,可谓人生百态,仿佛从那21世纪新世界穿越到了90年代的中国,而电梯门孤零零的在一角。从小区的一个横桥往外望,正对着我的是重庆第二人民医院,往下望,是一座座山。出了小区往下走,就是商务图书馆的旧址了,它的旁边依旧是来来往往的居民,仿佛这座有历史色彩的建筑只是再平常不过的一栋居民楼罢了。对了,重庆的火锅也不同于成都,在主街道上有专门的门面,重庆的大多是隐藏在各个小巷子里,去等待你的出现。
喜欢重庆,不仅只是因为它的老街道,它的人情味,更是因为它的建筑,有一种特别的美。依山傍水,穿城而过,从城市到山再到城市。夜晚,坐在轻轨中,穿膛的风而过,列车缓缓向前始着,眼前是这个城市的倒影。
万家灯火,总有一盏是我的。
山里有座城,他叫重庆。
它说:欢迎你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