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是一本探讨高瞻远瞩企业的书,作者罗列出了十余家符合所在行业中第一流的机构、广受企业人士崇敬、对世界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已经历很多代的CEO、已经历很多次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以及1950年前创立等标准的高瞻远瞩公司,将这些公司与其他经过精心选择的对照组进行长时间的比较和系统性地研究,从而发现这些高瞻远瞩的公司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地位并长期保持、拥有的根本因素。然后,作者将这些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将这些成果的实际运用价值呈现出现。这些内容就构成了《基业长青》这本著作。
《基业长青》整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破除“12个迷思”展开的,这“12个迷思”其实就是12个关于企业管理比较共通的误区,甚至在当代仍有许多公司在管理上很明显地存在着这些罗列出来的迷思、误区,并且依旧坚信不疑的使用这些管理思想来进行对企业的管理。在这12个迷思中,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有5个,分别是:高瞻远瞩公司需要杰出而目光远大的魅力型领导者、最成功的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惟一不变的是变动、高瞻远瞩公司是每一个人的绝佳工作地方和最成功的公司最佳行动都是来自高明、复杂的战略。
首先,我想说说第一点,每个公司都有其核心——管理层,一个公司的领导者掌握着整个公司的发展进程。因此,许多公司就认为担任领导者的人应该是十分杰出、个人能力极强、管理手段十分优秀的,但对于一个高瞻远瞩的公司来说他们是不需要这样的人来担任领导者的。经由作者的研究认为,高瞻远瞩公司的领导者更加专注于一种大而持久的制度,并不刻意成为伟大领袖,他们追求的是制造时钟,而不是成为报时人。领导者是统领整个公司发展的人,他最需要做的应该是对公司发展的前景的规划,制定公司未来发展的路线。如果选用一个十分杰出、魅力型的人来担当领导者,那么也许他主要做的是放眼于眼前和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这对于整个企业而言并不是最好的发展路线。
第二点,一个公司进行营业肯定是为了盈利,但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的公司并不是最好的公司。如果想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公司就应该有超越利润的追求。评判一个公司是不是最成功的不仅仅是每年年利润的多少,还有就是对于整个社会的贡献和公司上下员工的一个满意度。最好的公司应该是双赢的,既保证了年利润也保证了公司理念、员工理想的实现和对社会做出的奉献。
对于第三点,其实我觉得作者整理出来的这一迷思是极富深度的。“唯一不变的是变动”,我觉得这句话与“万变不离其宗”是一个意思。一个公司的成立总有它独有的一个核心理念,如果一个公司想要成为高瞻远瞩,能够走得很长的公司,那么它就一定不能忘记、抛下这个核心理念,正所谓“不能忘本”,公司的所有变动、发展都应该是在基于这个核心理念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远、更久。
当代,许多人都是秉着“削尖了脑袋也要进xx公司”的想法去应聘各大出名、排名在前的成功企业的职务,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想过那份工作、那个环境是否适合自己。在一个高瞻远瞩的公司里,那里的职务、环境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只有极度符合该公司的核心理念和标准的人才会发现那里就是他们绝佳的工作地点。当你不满足这些条件进入当中工作时,没有办法享受到工作的乐趣,没有办法满足自己心里上对于工作的期许或需要,这样不仅满足不了自己,也无法满足该企业对于自己公司员工的一种理想的实现。
最后一点就是“最成功的公司的最佳行动都是来自高明、复杂的战略规划”这一迷思。对于高瞻远瞩的公司来说,他们所执行的最佳行动并不是纸上谈兵,并不是来自一份多方考究后的复杂的战略企划案,而是来自一种对机遇的把握和对实际效果的实验结果分析、总结。时间是不等人的,机遇同样不是,它不会一直等着你来,机遇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东西,要善于抓住机遇,并且有冷静、理性的思考,才能完完全全的掌握机遇。
我觉得以上5点,不只是渴望成为高瞻远瞩的公司需要做到,更是每个人都可以去做到的。其实这些对迷思的破除是一种理性的思考过程,甚至还可以将这些要点扩散开,这样看,这些要点都是具有全面性和通用性这两个特点的。作为一个公司、企业,需要做到高瞻远瞩;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具备这些能够成为高瞻远瞩的要点和能力;作为一名普通人,也应该要做到有高瞻远瞩的意识,不做目光短浅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