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心目中,法国是时尚、浪漫的代名词,它拥有世界上顶端的奢侈品牌,拥有书写浪漫情怀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普罗旺斯小镇,就连法国人自身的浪漫气质,也吸引了许多人,而这些都来源于他们的文化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它拥有丰富悠久的绘画历史,涌现出众多的绘画大师、如毕加索、塞尚、莫奈、皮埃尔▪苏拉热等绘画大师。他们的画作又代表着不同的绘画流派。可以让人在不同的绘画领域中,去感受法国绘画大师们画笔下光与色彩的魅力。
在这次观展体验中,我有幸看到了法国不同艺术流派的优秀画作,对于我这样一个非绘画科班出身的纯粹观众来说,深深地被其优美的色彩,细腻的笔触所震撼。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高于生活,艺术品从来都不只是艺术家的天地,对于美的东西,我相信不管是名家还是普通人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出它的美来。
成都博物馆展出了法国圣埃蒂安大都会现当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的51部作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莫奈的《睡莲》,这个幅画只是它所作睡莲的其中一幅。这幅睡莲颜色多以小清新的色系为主,有白的,粉的,紫的,倒影出水中的睡莲。莫奈一生画了242幅睡莲,把不同时间,同一地点的睡莲以莫奈的眼睛呈现光与色彩的片刻。这也是印象主义的特征,在当时走出画室,在自然中作画的理念的驱使下,莫奈好似入了迷,不管刮风下雨、阴雨绵绵,还是阳光灿烂、微风习习;无论是白天还是傍晚,莫奈总是坐在池塘边,观察自然,感受光线,用画笔记录下来。
那时的莫奈凌晨3点就起床,一连几个小时坐在睡莲池畔,感受和自然的心灵交融,捕捉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乃至一天的不同时刻里,花与水在光的闪烁和风的流动中,变换颤动的瞬时效果,把这种稍纵即逝的印象复述到画布上。莫奈为了捕捉到完美的光与色彩,常常在强光下作画,晚年时期,得了白内障。这样为艺术献身的精神,让人不得不为之称赞。
除了莫奈的画作,在观展快要结束时,我发现了一幅在展品中最为特殊的画作——皮埃尔▪苏拉热的《1979年6月19日画作》,这幅画中,表面被分为三个同宽的同水平部分,并通过角落留白的米色画布进行节奏划分。刮刀的刮痕打乱了水平条纹的规则纹路,露出叠加的分层,部分还带着光亮。在这里,每一个具体的部分都与光线有着不同的关系。这些都来源于苏拉热对光的理解,它通过雕刻的方式,巧妙地玩弄条纹、或平滑、织纹、哑光,光亮区域之间的关系,或是提取与覆盖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似纯黑色没有色彩的画作,但仔细一看,就能发现作者的良苦用心,也能够看出作者的工笔精细。而它的杰出之处,在于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线条间不同的光泽感,有亮光,也有哑光。这种对光的运用,一下子让这幅画显得熠熠生辉。那些交错纵横的纹路,在光影之下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形成了一种流动的美感。
这次法国现当代绘画艺术之旅,让我不仅感受到法国的艺术是经历了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双重洗礼后流淌在法国人血液中的自由基因,对人性的彻底解放,人本主义的关怀,也让我对绘画艺术中关于光与色彩的运用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