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1作者简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原姓Fulton),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20世纪初少数的女性学者,受到法兰兹·鲍亚士(FranzBoas)的影响,同爱德华·萨皮尔(EdwardSapir)提出最早的文化形貌论(CulturalConfiguration),认为文化如同个人,具有不同的类型与特征。本尼迪克特早年学习英国文学,故其作品文笔高妙,并善于作诗以及细腻的描述。她的作品中,尤以《文化模式》(PatternsofCulture)与《菊与刀》(TheChrysanthemumandtheSword)最为著名。尽管她论述的重要性已被其他理论取代,但其著作中提出的问题与关怀,至今仍受到人类学、历史学等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二·本论
2章节大意:
本书共分十三章,框架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
(一)提出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第一、二章)
(二)基本视点(第三、四章)
(三)有关日本文化核心内容的论述(第五至九章)
(四)总结日本文化、日本人性格的特性并剖析形成原因(第十至十二章)
(五)补充论述及对于未来出路的探索(第十三章)
三·结论
3总结:
尽管作者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她搜集了诸多的重要事实,并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作者的这种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也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使《菊与刀》成为了一部不朽的名著。
我认为《菊与刀》之所以畅销,一方面,中国人开始更为关注日本,希望深入了解日本这一邻国,希望能够继续和平共处,在新世纪中共同把握发展机遇,互惠互利;另一方面,中国人对于日本人侵略的惨痛记忆,加上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沉渣泛起,叫嚣军国主义,也使得到而今仍必须临深履薄、小心翼翼,深入剖析日本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了解其作出决定的原因,为应对突发问题做好准备。
而这也正是露丝﹒本尼迪克特当初写作本书的目的之一。在本书的末尾,作者做出了这样的描述:“目前,日本人知道,军国主义是一盏已然熄灭的灯。他们将关注,它是否也会在别的国家熄灭。如果它不熄,那么日本人就有可能重新点燃他们的好战热情,炫耀出他们能做出巨大的贡献。如果它熄了,那么日本人就有可能调整自己,以证明自己已经很好地吸收了教训:天皇帝国的美梦不是通向荣誉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