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了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整部电影画面干净清新,情感唯美纯粹,还挺让人感动的,让我这不易落泪的男生眼眶也有些湿润。特定的时代发生着特定的历史,然而正是在物质及其匮乏的年代,却让那时的人们有着高于清淡物欲的精神上的寄托与玲珑剔透的情感,让我羡慕与憧憬。
与那大多数的爱情电影不同,由于在那特殊的年代,全片没有一句“我爱你”、“我喜欢你”,我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老三对静秋那份深深的爱。这一份平静的爱是那么深刻,那么的可贵。其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静秋的脚坏了,老三送静秋在医院回家的路上被母亲发现,静秋母亲和老三分析了静秋的前途问题,不同意他们再见面,老三向静秋母亲保证,他可以等静秋,无论等多久,等静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再见面,静秋母亲答应了,老三临走前要求把静秋脚上的纱布缠好,因为静秋的母亲在,两个人什么都不能说,老三的动作很轻很慢,想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见面,两个人都哭了,哭的是那样的隐忍,泪是无声的、一滴一滴的。为了自己所爱之人的前途,老三愿意承受那暂时分离的痛苦。两个年轻人之间的情感那么纯真、那么干净、却又绵长而深远,一句“等你一辈子”的海誓山盟丝毫不显得虚情假意与矫揉造作,而恰恰表明了决心与心意。而相比起现在这个受到物质冲击的年代,这种平静爱已经是难能可贵。
当整个故事到了老三病了这个转折点的时候,我有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心也跟着剧情紧张了起来。对于这种大多数的爱情片都有的俗套剧情,我应该是习以为常的,但是我实在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悲剧发生在如此美好的爱情上。或许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静秋约老三去看山楂树花的时候,老三的眼神黯淡了下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那一晚,两个年轻人躺在了一张床上。静秋作好了准备,愿意为这个自己深爱着的恋人奉上一切。可是,当烈火快被点燃的时候,老三犹豫了,最终停住了冲动。他是多么的爱这个姑娘啊,多么渴望得到她,可是,自己已经时日不多了,给不了她幸福。老三忘着静秋的脸庞,悲伤不已。
最后的结局时的场面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无法散去。我看见老三的父亲见到静秋时那种沉重的表情,听到他说话时那种沉重而又悲伤地语气,虽然话不多就一句,可是父亲对于儿子那份深沉的爱已经深刻的表现出来。而当静秋看到老三时那种心痛而又悲伤的感情也在她的泪水中流露出来,“我是静秋”,“我是静秋”,“你不是说只要一听到我的名字,就会找我吗”,“你不是说我穿红色的衣服好看吗,我今天穿来给你看了”。我看到老三虽然已经目光呆滞,在他的眼角却流出来一滴眼泪,只有一滴,而这一滴却饱含了他对静秋那份割舍不掉的爱。
“你活着,我就活着,你若死了,我就真的死了”,老三永远地活在静秋的记忆中,而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也永远变成了记忆。看完之后,我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思绪与浓的化不开的情节,尤其是看到那颗山楂树最终是开着白色而非红色的花,更是平添了很多复杂惆怅的心境或许这就是艺术真正的表现力——它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具有直射心扉与震慑心灵的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