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逊漂流记》读书报告
作者:笛福(英)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3)
第一次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才初中,当时读这本书虽然觉得故事情节很有趣、鲁滨逊很勇敢,但是认为鲁宾逊的生活是非常悲剧的。一个人即使生活得惬意但是也抵不住日常的孤独,长时间没有朋友陪伴、没有父母照料,而自己生活所需的东西也得用自己的双手慢慢制作。本书的主人公鲁滨逊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里,他幼小时就想当水手,虽然父母极力反对,但是鲁滨逊还是在十九岁那年当了水手。在去非洲的航行中,狂风暴雨把这位年轻人冲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岛上,船上的船员都无一幸免,只有他自己活了下来。而这个与世隔绝的岛,来船的概率很低,并且不知道有没有野兽,更没有人与自己说话解闷。
万幸的是,他在失事的船上找到的东西可以满足他短期生活的需求,因此他开始了在无人岛上的优哉游哉的漫长日子。鲁滨逊在岛上生活的很好,过着宜人的生活,虽然没有科技的东西,不过对于在岛上生活的鲁滨逊来说却是小菜一碟,他轻松的做出许多的简易的家用物品,如自烧的陶器,虽不如城市的美观,却坚固耐用,久而久之,鲁滨逊的手艺也可称为一绝了。鲁滨逊思考着如何自己开垦荒地,驯良母羊与公羊交配,他圈起了几个羊圈,羊圈的羊不仅有着美味可口的羊肉吃,并有着羊奶可以喝,鲁滨逊的生活不仅仅局限于羊肉,他又弄了海龟蛋来吃,甚至在无聊时抓了一只鹦鹉回来,叫它说话,果不其然,这只鹦鹉又乖巧又好学,终于学会了几句话。
鲁滨逊自以为这是“我的世界”了,但不料野人来到这个岛上吃人肉宴,鲁滨逊救了一个野人,并起名叫星期五,他们两个人在一起,而鲁滨逊帮助野人星期五改掉了垂涎于人肉的习惯,并帮助鲁滨逊干了许多事情。救出星期五之后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手,夺回了船只。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此时鲁滨逊已离家35年(在岛上住了28年)。他在英国结了婚,生了三个孩子。妻子死后,鲁滨逊又一次出海经商,路经他住过的荒岛,这时留在岛上的水手和西班牙人都已安家繁衍生息。鲁滨逊又送去一些新的移民,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并留给他们各种日用必需品,满意地离开了小岛。
“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听完卢梭这句话后我选择了重新阅读这本书
当现在再去读这本书的时候,看作品的角度和思考的方式大有不同。笛福是“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这本书也是诞生于启蒙运动的浪潮中,笛福也是志在创造一个正面的积极形象以对抗萎靡不振的贵族人物。
笛福在写这本书的也正是英国资本主义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年代,并以亚历山大·赛尔柯克在荒岛上的真实经历为原型。荒岛象征着英格兰,而书里无处不在体现着作者的殖民主义倾向。当然,这方面我是非常不赞同的,每个东西都有他消极和积极的一面,我们应该着眼看到它积极的一面。但是,从现代人每时每刻为钱奔波的生活的状态看来,我又很羡慕这种生活。不必迎合自己不喜欢的人,不必因为别人的言语而改变自己。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在自己的领地里随意闲逛,悠闲地度过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