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泽厚(1930~)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九二年至今任美国科罗拉多学院哲学系讲座教授,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家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了沉甸甸的人文关怀。其主要著作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古代、近代、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等。
出版时间:此书于1981年初版,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
(2)出版国家,影响;许多观点前人之所未发。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有很大影响,遍及全球,多次再版重印达几十万册。已有英文、德文、韩文等多种译本问世。
二,本论。
1,内容;主要内容共分10个部分。(1)龙飞凤舞,(2)青铜饕餮,(3)先秦理性精神,(4)楚汉浪漫主义,(5)魏晋风度,(6)佛佗世容,(7)盛唐之音,(8)韵外之致,(9)宋元山水意境,(10)明清文艺思潮。出了诸如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拧厉的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戏曲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
结构;《美的历程》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共32开,350页。分为十个章节。
目录(共十章)
一龙飞凤舞1远古图腾2原始歌舞3“有意味的形式”二青铜饕餮1狞厉的美2线的艺术3解体和解放三先秦理性精神1儒道互补2赋比兴原则3建筑艺术四楚汉浪漫主义1屈骚传统2琳琅满目的世界3气势与古五魏晋风度1人的主题2文的自觉3阮籍与陶潜六佛陀世容1悲惨世界2虚幻颂歌3走向世俗七盛唐之音1青春、李白2音乐性的美3杜诗颜字韩文八韵外之致1中唐文艺2内在矛盾3苏轼的意义九宋元山水意境1缘起2“无我之境”3细节忠实和诗意追求4“有我之境”十明清文艺思潮1市民文艺2浪漫洪流.3从感伤文学到《红楼梦》4绘画与工艺结语
(2)扩展;类似书;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美的散步》《中国美学史大纲》
3,学科理论,学术观点;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显着“逻辑”的历史阐释和描述。即在看起来是杂乱、偶然、个别的事件的历史现象背后,潜藏着、贯穿着的一种内在的秩序和走向,这种内在的秩序和走向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4,他人评价;冯友兰:“它是一部大书,是一部中国美学和美术史,一部中国文学史,一部中国哲学史,一部中国文化史。这些不同的部门,你讲通了。死的历史,你讲活了。”
《美的历程》一书真是写得英姿勃发。才气逼人。单是标题,便气度不凡:龙飞凤舞。青铜饕餮。魏晋风度、盛唐之音,更不用说每过几页就有一段华彩乐章了,实际上,《美的历程》是可以当作艺术品来看待的。它充分地表现着李泽厚的艺术魁力。——易中天
我的评价;李泽厚先生的这本书章节虽不多,却包含了中国文化的一种精髓,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语言虽没有词句堆砌,却有着淡然的美感,它反映了原始美学的淳朴,没有太过复杂的系统在里面。在广度上,它贯穿历朝历代、涉及琴棋书画;在深度上,由艺术的表象深入至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类进程,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理念。
3.结论;《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美的历程》又是一部大书,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达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
4.参考文献;《美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