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尼采的悲剧理论
——以《悲剧的诞生》为本
【摘要】悲剧,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西方的悲剧理论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尼采的悲剧理论神兽瓦格纳的音乐和叔本华的哲学影响,同时又对悲剧理论进行了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悲剧的诞生》是你猜的一部关于古希腊悲剧的作品,尼采的悲剧观念在这本书中大有体现因此,本文以《悲剧的诞生》一书为本,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反对苏格拉底的理性主义以及悲剧的快感——带给我们形而上的蔚籍三方面来谈尼采的悲剧思想。
【关键词】悲剧尼采悲剧快感
《悲剧的诞生》的主旨在于说明古希腊悲剧乃至整个古希腊艺术是什么,以及其如何成为古希腊人克服悲观主义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尼采的悲剧理论主要集中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其中尼采首次引用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两个概念,论述了关于悲剧产生的问题。
一、悲剧的起源: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是尼采悲剧理论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产生于阿波罗精神和狄奥尼索斯精神即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阿波罗是太阳之神,是光明和理想的象征,日神代表造型艺术,日神精神代表的是一个梦幻的世界即奥林匹斯神山世界,使人沉醉在事物的外观美中,沉浸在梦幻之中,而忘掉现实的痛苦,获得心灵的宁静;狄奥尼索斯是酒神,酒神精神则体现为一种“惊骇”或“狂喜”的醉态,在醉态中,人飘然欲仙,主观消失在自我忘却中。酒神精神来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奠,这种节庆所做的主要事情是讲究性的极度放纵,在这个时候,所有的人最原始的冲动都得到解放,完全忘了自己。日神精神是梦境,因此,做梦者无论经历什么都可以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尼采认为,日神的冲动是一种梦幻的冲动,人们可以进入梦境当中享受,从幻象当中可以获得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态度,从而带给人们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的力量。而酒神精神则是可以在人们面临痛苦与恐惧时,可以发泄、放纵自我的地方。
就这样,尼采将悲剧看作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合成物。阿波罗在艺术上的对应物时造型艺术和史诗等,狄奥尼索斯精神在艺术上的对应物则是音乐、舞蹈,两者相对比,尼采则更看重狄奥尼索斯精神,进一步提炼为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二、悲剧的快感:形而上的蔚籍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悲剧大多表现的都是伤痛与不幸,但是,即使这样悲剧也是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快感。关于这一点,尼采提到了三种比较常见的解释。一是英雄同命运的斗争,而是亚里士多德的悲剧使人产生怜悯和恐惧,三是关于黑格尔的正义的胜利。但是,在尼采看来,悲剧的快感是由于审美艺术产生的。首先,尼采的悲剧观是酒神精神,因此要从酒神艺术的世界去看待这个问题,它本质上是酒神冲动的满足,通过个体的毁灭强调放纵和疯狂。
“真正的悲剧总留给我们一种形而上的蔚籍,无论生活怎样变化无由,生命本身却充满欢乐、充满坚强。”在尼采看来,悲剧中个体的毁灭之所以能产生快感,是因为我们看到了永恒的生命,生命并没有由于个体的毁灭而毁灭,其自身本体还是存在的。悲剧主角被否定了,但我们感觉到了快感。因为悲剧主角仅是现象,他的毁灭对永恒生命无所增益。他的毁灭只是导向了我们对永恒生命的坚信。尼采通过艺术审美把人与世界的存在带进了最神圣美好的境地,因为,只有在美的沉醉和体察中,才能静心沉思和倾听,由此映射自己,自由自在的美化自身,提高精神境界,沉思人生抑制痛苦。为了肯定人生,我们需要悲剧的世界观,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世界的生成变化过程,把现实世界艺术化,把人生苦难化作审美的快乐,把个人的悲剧化作世界的喜剧。
对于这一点,尼采和叔本华的观点大不相同。在尼采看来,人生确实如叔本华而言是一场悲剧,都必须面对死亡这一残酷的现实,但是尼采与叔本华悲剧的悲观主义不同,尼采则更倾向于悲剧的乐观主义,主张“以美感反映来对抗痛苦”。
三、悲剧的灭亡:苏格拉底的理性精神
“苏格拉底精神”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的另一个概念。尼采认为,苏格拉底是典型的理性主义者,苏格拉底精神的实质就是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就是追求知识的精神,即苏格拉底强调的“知识即美德”“罪恶仅仅源于无知”“有德者就是幸福之人”。理想和没得之间画上了等号,强调人们要追求幸福就要去追求理性知识。尼采猛烈的抨击了苏格拉底主义,认为正是苏格拉底主义扼杀了悲剧,抑制了悲剧文化的发展。
欧里庇德斯响应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主张“理解而后美”,理性的思考和狂热的激情既消解了日神精神又消解了酒神精神。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说“从前占据主角位置的光辉的神祗和勇敢的英雄被赶下了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世界中平庸的群众;从前表现伟大勇敢的性格变成连自然的败笔也忠实的再现。”欧里庇德斯对悲剧进行改革,将观众引上舞台,排除了悲剧中那种原始的酒神成分,并且在非醉境的艺术上建立了一种纯粹的因素。而失去酒神精神的悲剧就变得平庸没有活力,最终蜕化为阿提长新喜剧。尼采认为,欧里庇德斯对悲剧的改革完全是遵循了古希腊苏格拉底的教导,从而使古希腊悲剧毁于苏格拉底所代表的那种理性精神。欧里庇得斯作为一个悲剧艺术家,却用与悲剧完全不相容的苏格拉底主义来改妆舞台,导致了悲剧的死亡。
尼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悲剧理论,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或生命形而上学强调的是人的生命意志是最高的强力意志,强调非理性主义,强调艺术对于生活的积极作用,但是同时尼采的观点又有很多唯心主义倾向,在有些方面还是一种形而上。同时,尼采的观点无论是在悲剧理论上、美学观上以及哲学思想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1、《悲剧的诞生》[德]尼采著,周国平译,北京:三联书店年版
2、《日神和酒神:尼采的二元艺术冲动学说》,周国平,云南大学学报
3、《悲剧的酒神本质:尼采的悲剧观》,周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
4、《浅析尼采的悲剧理论》李勋,冉思尧,延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