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三毛
初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一个名为三毛的作家,并第一次阅读了她的《撒哈拉的故事》。第一次读,并没有什么过深的感受,只觉她就是在记录她平时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平淡中带有一些温馨与幸福罢了。过了一段时间,闲来无事,找不到书看,我便又拿起了《撒哈拉的故事》再次阅读,而在我细细品味的过程中,我竟发现三毛的文字是如此的具有感染力。她不用华丽的辞藻,更不用生僻的词汇,但在她略显朴实的文字中我竟发现了专属于三毛的独特魅力。她骨子里的浪漫、自由与勇敢在她一句一行的文字中淋漓尽致地显露了出来。她将荷西在结婚时送给她的骆驼头骨视为最合意的礼物,敢为了寻找乡愁只身一人来到荒凉的撒哈拉沙漠,敢为了寻找化石而深夜与荷西一同闯入迷宫山……她的某些固执与浪漫可能在有些人看来不可思议和无法理解,而当我真正读懂了三毛时,我只恨我未与她生于同一时代,无法亲眼见见她那飒爽的英姿。
在我看来,三毛是一个真正的女侠,一个真正的战士,她不仅具有小家情怀,更有家国情怀。她曾多次辗转各地为学生们进行演讲,并强调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她与荷西如胶似漆的感情也令我心生向往。三毛自己说过,与荷西结婚,大半是为了让父母安心,另一小半是为了荷西的痴情,而她自己,其实是并不想结婚的。三毛她本身就是一个讨厌拘束、习惯自由的人,在结婚以前,她认为婚姻会束缚自己,与荷西再三强调,婚后绝不插手她的生活,给她足够的自由与空间,她才与他结婚。荷西是最了解三毛性子的人,怎会不知她这自由惯了的人,哪能被别人所束缚呢?便放手让她做一切想做的事。婚后,两人感情更甚从前,谁也离不开谁,以至于在荷西不幸去世时,三毛跪在荷西身旁说:“结婚以前,在塞哥维亚的雪地里,已经换过了心,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埋下去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这样的感情,怎能让人不动容呢?
我从三毛的文字中感受力量,我从三毛的人生中学会坚强。这,便是文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