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美的历程》--历史下的美

作者:姚娟
主要内容     

《美的历程》--历史下的美

汉语言文学姚娟163010204

引言;

《美的历程》这本书并不是一本旨在简单意义上讲述中国历史中每一阶段所出现的“美”,所以它不单单是一本艺术史著作,当然它的细节也不在具体评析艺术作品,而是以宏观鸟瞰的历史发展流程,以人类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以及历史的进程和发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就是我选择这本书的原因,它不像《万历十五年》单单只讲述万历年间的事情,这本书中从远古图腾一直讲述到了明清工艺。它也不像《沉重的肉身》,让人产生距离感,读起来雨里雾里。《美的历程》无论从行文还是视角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选择了这本书。

内容概述;

《美的历程》全书共分为十章,以历史的发展为线索,从远古到明清,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者某一类艺术门类的发展。这十个部分包括了;(1)龙飞凤舞二(2)青铜饕餮(3)先秦理性精神(4)楚汉浪漫主义(5)魏晋风度(6)佛陀世容(7)盛唐之音(8)韵外之致(9)宋元山水意境(10)明清文艺思潮。作者以深邃独具的目光,雄浑凝练的笔触,囊括了历史悠久的中国美学的整个历史。宏观的描述了中国民族审美意识的发展,形成,流变的整个历程。总之这本书包罗万象,囊括了历史发展下的各个方面。该书为中国美学史勾画了一个整体轮廓。

理论与方法;

比较分析法细读法序列法

扩展讨论;

1.有人说这本书的研究对象很狭隘,看似从远古到明清这么长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文艺瑰宝数不胜数,可是却以短短的十个章节把那么长历史的文艺给讲述了出来,很多东西都还没有给说出来,只是点的很好明确没有面到每个地方,所以这本书只能是对中国历史文艺的一个简单的梳理,并不是正真意义上的美的历程。广度和厚度都没有达到。

2.还有人说,这本书毕竟是一本讲文艺的书,书中的理论性的词汇太过于繁琐,再者加上作者拮据拗牙的语言,如果是门外汉去读的话,未免太过于理论,但是如果是同类人去读的话,毕竟是个人感情色彩太过于浓重,而且其中的有些观点太过于绝对,很多的个人色彩的语句,又没有多少可以用于采纳和借鉴的东西,如果与西方那些专门讲文学艺术的书相比,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可以作为看的书籍,而不适合作为一本参考的书籍。

3.还有一些人认为,作者把这本讲文艺的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的太多了,政治色彩太严重了,失去了本身作为文学的味道。文学本身是与政治没有联系的,但是如果过于强调政治的话,就没有太多的意思,当然,这只是一些人的看法。

4.但是不乏很多人多这本书有其他的看法,一些人觉得,不管这本书的内容如何,单单是这本书的这种以历史轴为基础,来从远古到明清的这种宏观的写作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虽然每一个文艺在我们看来都不是那么的相近,但是正是这种鸟瞰式的写法,才可以很有利的让我们知道,在我们中国这么长的历史中,大概都出现了那些重要的文艺。这对于我们来说,这种写作的方式和思路都是我们值得借鉴的。

5.还有一些认为这本书以诗意般的语言,精炼的语句讲述了美的历程,读起来对人的视觉和感官上都是一种美的享受。对读者有很大的吸引力。

评价;

就我个人的观点,首先我觉得这本书对我的感触很大,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去讲述整个中国的美的这么一个过程,很是新颖。还有在我看来很厉害的一点就是详略得当,作者能够用宏大的角度去描绘这个历程,但是却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进而在具体的描述每一个时代下的文艺时,对那个时代背景下所产生这种艺术的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以及社会原因都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和说明。并在充分的个例分析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文艺在那个时代下的艺术精神,比如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则展现了襟怀,意绪。用很大的角度去写整个历程,却用了很细的手法在写了细节。这是我很佩服的地方。还有就是我觉得这本书作者能够把文艺和精神结合是很不错的,美的历程也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一个发展历程。民族的艺术史也是民族的心灵史,随着民族精神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发展,这在这本书中是由提及的在我看来,我觉得,我觉得是很厉害的。但是也有不足之地,比如在我看来,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艺瑰宝当然不止这么点点,还有很多事书中没有写出的东西,在我看来,列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比如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这些都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并且可以在很长的历史中以一种文化的形式存在,可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是不可忽略的,可是作者并没有对此做阐述,所以在我看来只是不足的一点。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读的。这本书的写作方式,细腻的文字语言和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还有独特的视角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所以在我看来,这是一本对于我们来说很有意义的一本书籍,很值得一读。

结语;

我觉得我的这篇读书评价从作品本身的语言的考察和引用都是很少的。更多的是从对于这本书的作用和影响来评价这本书的,是一个很大的不足。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