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这是一场永不屈服的抗争 ——读《莎士比亚戏剧选之哈姆莱特》有感

作者:杨梓蔚
主要内容

在世界历史上有一个灿烂光辉的时代,它从意大利兴起,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席卷了整个欧洲,这是一个人性觉醒的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涌现了许多名家名作,他们开始歌颂人性,宣扬人权,而在这光辉的时代中,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戏剧家——WilliamShakespeare(1546-1616)。他的戏剧作品是英国的瑰宝,而《哈姆莱特》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部被誉为莎翁四大悲剧的之一的戏剧中,以王子为父报仇的这个中心展开。汉姆莱特是个接受人文主义教育的丹麦王子,在他得知父亲的死因之后即决定为自己的父亲报仇,最后却死在了杀父仇人,自己的叔父克劳狄斯的阴谋中。虽然最后真相昭告天下了,但是哈姆莱特等人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全文以悲剧告终。

莎士比亚借用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应了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年代”,《哈姆莱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而哈姆莱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就是象征着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封建贵族的斗争。亦是人文主义精神与黑暗腐朽的封建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批判了封建旧势力的罪恶行径。

在戏剧中,哈姆莱特过于的相信自己,使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这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他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则是整个戏剧的闪光点。他对封建势力的抗争到最后从容面对死亡更令人动容。他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与尊严,他曾高歌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而他的抗争则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三月将至,清明节也将到来。去年在清明节的小假偶然去了人民公园散步,在保路运动纪念碑下堆满了前来吊唁的人们留下了的鲜花,花在纷飞的清明朦胧细雨中更显美丽,花会枯萎,但人们不屈的抗争在时隔了一百年之后却依旧被人铭记。百年前的那些不屈不挠的人儿用血肉之躯划出一个新的时代,也许他们的抗争被辛亥革命的光芒所掩盖,但是,人们始终不能忘记那份奉献,那份抗争。

不管是哈姆莱特,还是那些参与了保路运动的人们,古今中外,正是这种不屈的抗争推动了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无论是千年前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还是百年前的捍卫自己国家土地的抗争。人类用自己的信念与生命开创着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生命不止,抗争不息,因为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