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诚信与法治

作者:张唯
主要内容     

什么是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大家如约坐在这里听我演讲,是诚信;商家合法经营,是诚信;人们之间相互平等交往,是诚信。孔孟之家,礼、义、仁、信;商鞅变法,“徙木为信”这些也是诚信。那么,什么是法治?全社会都严格遵守法律、信奉法律,把法律当作最高的行为准则;这样的社会状态,我们称之为法治。法治,是我们当今社会所有人的向往。

从上面的解释看来,诚信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诚信是属于德治的。德治和法治在根本上是对立的,是不同的概念。德治强调个人权力在法律之上,而法治理念正好与其相反。要法治就不要德治,要德治就没有法治。

或许,法治和德治在根本上不可调节,那么为什么在这个法治社会的时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的时候会提出“以德治国”这个概念呢?“德治”和“法治”这两个概念真的是对立的吗?或许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认为,“德治”或许和“法治”这两个相对的概念着今天的这个社会是能并存的。为什么能共存呢?因为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始终注意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古语说“一诺千金”,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企业经营中,诚信都是最基本的准则。但是,遗憾的是,现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见利忘义,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置诚信于不顾、至法治于不顾。如北京电视台“第七日”中所暴光的“假货一条街”,那些商人就完全丧失了这一准则。所以,我认为提出“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可以说是切中了时弊,非常重要。我认为我们青少年也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诚信意识,道德意识,从小事做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孟信的人,家里很穷,无米下锅,只有一头病牛。一天他外出,他的侄子将牛牵到集市上卖了。孟信回来后非常生气,责备他的侄子不该把病牛卖给人家,并亲自找到买主将钱如数退还,牵回了自家的病牛。透过历史的烟尘,我们清楚地看到孟信手中紧紧牵住的绝不是一头生病的黄牛,而是一条健康与高尚的道德纤绳,它将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引入了纯洁的圣地。这就是诚信的力量。

一个不讲诚信的个人是社会的危险品,而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莫大的悲哀.所以,这就有了法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此来维护社会的秩序、保障社会的稳定。

总之,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应该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有了良好的道德素质,人们就能自觉地扶正祛邪,扬善惩恶,有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从而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人生,本来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坎坷和艰辛在所难免;同样的道理,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注定不是坦途。但,我会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一样,一直努力的向前跑去,去追求我心中的那一份“德治”与“法治”共同缔造的美好社会!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