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
在翻阅这本书前,我从未想过哲学问题可以让我这么痴迷的思考,说实话思考的过程很有意思,每当你通过认真的想,最后想明白了整个哲学道理,这能使得自己有种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是非常棒的感觉。
书名最先成为了吸引我注意力的地方,“如果没有今天,明天会不会有昨天”在读出来整个名字后,我心里小声的说了个答案“那不就没有了吧”。昨天,今天,明天每时每刻都环绕着我们每一个人,但我们却从未想过这个似乎有点“怪异”的问题呢。到底答案是有还是没有?还是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不存在的?我的脑容量也想不了那么多问题,只是猎奇心加上一探究竟作者伊夫的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要药,提出了这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导论里提出哲学思辨的时候,首先交换的并不是立场,而是论证。每一种说法都得接受检视与验证,每一种主张都要说明道理。只有无懈可击的论据和言之确凿的理由,才算得上得分。也就是,谁要是不能给他的哲学意见提出理由,就算输;而谁要是挡得住所有质疑,就算赢。哲学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在我们认识中复杂得甚至有些扭曲的哲学概念要怎样理清呢,哲学观点又要如何论证呢?这会是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在思索的命题了。当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去当哲学家的,不然真正的哲学家们岂不是都要失业啦。我们也不需要对人生,对生命,对真理,对极限提出种种疑问,这个复杂的事就让十分空闲的哲学家们去疑惑吧。这些都说得有点远了,其实想说的就是这本书通过写55个让人类疯狂的思想实验,或者说是思想游戏让我们做一回思考着,去享受大脑快速运转的过程,然后去体验茅塞顿开的痛快之感。这些小故事的叙述幽默有趣,不断的吸引着我们,唤起我们的问题意识。我们在每个小故事中,只需少量的阅读,就能进行自主的思索。没有感情的音乐,蝙蝠的秘密,友善的僵尸邻居这些思想游戏的名字似乎十分的无厘头,但往往故事背后的问题更深远,当然这些也得由我们自己去发散思维去越想越远、越想越深。
里面有一句特别让我感同深切的话“令人惊讶的发现是,在准求目标的时候,过程往往比达成更让人快乐。”这句话很容易去理解,高中的三年每位家长都说着我们知道你学习累,压力大。但是他们不会知道比起最后的高考结果,我们更喜欢这与众不同的三年,我们想拼搏并享受的三年,比起家长的“实际”,我们更求心安理得,我们的每一分努力与每一滴汗水和泪水让我们更承受得起这个高考结果。故而我们体会得更多的是这三年的点点滴滴,而父母对于我们高中的记忆便只剩下高考分数了。
在很多问题上,是作为家长眼中大孩子的我应该思考的了。我也相信伴随着简单的哲学道理会让我对遇到的事的理解更加全面。我会努力成长,并且一直在成长着。
陈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