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我认为这个是不正确的。
何为忠?何为孝?忠孝是否能两全?这就要看你怎么做才能维持两边的平衡了。
《忠经.天地神明张第一》中将“忠”定义为“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最直白的说法就是竭诚尽责就是忠的表现。“忠”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大多数杰出人物向我们淋漓尽致展现如何去成为一个“忠”的人。忠不仅体现在对国家尽职尽责,不背叛上面,而且还体现在对待家人、朋友。现实生活中不乏有些人,是做到了忠,但是却是对国家的忠诚,反而忽略了对朋友、家人的忠诚。
历史上有忠于国家,在战争中被敌国所擒,敌国以高官厚禄劝他投降,而宁死不屈不屈的文天祥;也有面对女真族民族压迫,强烈希望收复故土,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的岳飞;还有为了成就刘备的伟业,不惧曹操的利诱,千里走单骑的关羽等等,历史上有太多忠义的代表,有的是为了国家,有的是为了实现对别人的承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成就不了大业,但是我们可以对朋友、家人做到忠义。
对“孝”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说法就是“百善孝为先”。这是晚辈对长辈的善行和美德,更是子女对父母的关爱、听话。古代有一个皇帝就是以“孝”闻名天下,他就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他的母亲卧床三年,侍奉母亲从不懈怠,而且每次喂药都要亲自试试药的温度才能放心给母亲食用,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他却很容易做到了,他们之间相处不在是皇帝和太后的关系,而是母亲与儿子的关系,这样来说亲自照顾母亲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由于汉文帝对母亲的孝道,带动了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孝道的发展,得到了当时广大百姓的支持。
一位身居高位的皇帝况且都能做到对母亲的孝顺,那对于我们这样的平常人来讲,更应该好好孝敬我们的父母,日常生活中多多关心我们的父母。远在异乡的我们虽然不能时常回去,陪伴在父母左右,但是现在网络技术这么发达,我们可以通过视频多与父母聊天,关心他们的生活。父母虽然不说,表面希望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得到很好的发展,就算你离他很近,他都希望你生活好好的,但是其实在内心深处是很希望你离他近一点,能够时常的看见你,切身去体会你过的好与不好。百善孝为先,你是否做到了这个最基本的美德?是否好好对待了你的父母?
忠与孝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也不是对立的方面,并不是有了忠就要放弃孝,忠与孝是可以兼得的。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社会很需要的,我们需要将忠与孝继续传承下去,继续的发扬光大。